聶氏舞龙灯与跳花灯

2017-02-05

聶氏舞龙灯与跳花灯


本期作者:聂方勇

     尧市镇黄坳(旧称晃鳌)古村,历史悠久,明清民居建筑耸立,文化底蕴浓厚,聶氏宗祠风格在湘西独领风骚,民间文艺形式在湘西享有美誉。尤其是聶氏舞龙灯与跳花灯更为突出,每年春节黄坳古村必扎龙灯与跳花灯,特别是黄坳古村龙灯为长龙,少则30多节,多则40~50节。黄坳古村龙灯都会在春节前扎好,用皮纸糊好,同时要加彩色画龙鳞,点眼睛,龙胡子用铁村叶分成两半后扎在龙鳃上,蜡烛是派几位年青人去大路边打苦楝子浇成,染上红色风干,村里的老篾匠围着火炉塘边破竹子篾,把毛竹、水竹破成大大小小的篾丝,再由扎龙灯的师父精心编扎龙灯、龙尾、龙宝、龙腰,还有各种各样的灯笼(多盏)、排灯(4盏),最复杂的龙头,必须有天资与名师指导,一般人很难扎得起。然后每家每户出一位青壮年劳动力参与舞龙灯,正月初五出灯,十五烧灯。 现代社会上流行的龙灯,基本不是手工艺制作,龙头、龙腰、龙尾、龙宝所需材质基本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制作工艺及外表千遍一律,非常简单粗糙,使用电瓶电器,缺乏传统文艺及民族特色,过于添加现代气息,仅为表演或商业模式,吸引不了大众参与。 黄坳古村龙灯扎好后开始舞龙灯,预先准备参与的人员,吃好晚饭后,只等龙灯鼓响后,纷纷到祠堂门前集合,龙灯停放在祠堂内,由司仪主持仪式后,先烧纸钱请龙神,放鞭炮,敲响锣鼓行头,祭拜祖先,再拜本村土地庙,然后各就各位,一路浩浩荡荡,热闹非凡。每到已下龙灯贴子的村庄,龙灯及灯笼,排灯均须点燃蜡烛,在夜里,宛如一条火红祥龙,穿街走巷,一路祥龙送瑞,拜年祈福!

本文由麻阳聂方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