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聂子寿言
双江聂子文蔚守平阳,陟潼关宪使,扑被径归。荐者与娼者持三年而始白天官卿,请于上,有召命矣。岁在丁未,月正十有三日,跻度之庆,郡之同志约于青原,联舟于文江,谋祝寿筵觞。
有谈毁誉之定者,曰:双江子之筮仕华亭也,即以剸繁闻。其按八闽,慨然有揽辔澄江之志。比治姑苏,以礼教风于士民,盖动而得誉,然谤亦随之。迩者扑骄虏烈焰,障畿甸,为长城,天子瞿然有平原何叛乱之咨。公卿荐之,台谏荐之,谓立升要津矣。而贝锦鬼蜮,几不可诘。赖公议昭明,以终誉处也。双江子其展布四体,用对群望乎?益曰:学无毁誉,毁誉以言乎声也。譬之耳焉,鹊之唶唶,鸦之哑哑,各通于听而不留。而以毁誉异,是以鸦鹊为欣戚也。
有谈出处之时者,曰:昔水云公之课子也,将以补衮职,若明命而发四方也。聂子只义训以恪官箴,知有吾君,知有吾民,而不知有权贵,不知有夷虏,亦曰仰希先哲,俯愧来世,而岂拟世途之巇险若是也?白水之亹,可敌金牛,以怡吾神,以敦吾宗,以惠吾乡、终吾齿而安矣。从子司谏,门生朝著,足以报国承家,展未尽之蕴。若复229车九曲,以拯颠崖。于世道计,则得矣,其若自为何?益曰:学无出处,出处以言乎迹也。譬之途焉,水乘舟,陆乘车,泥乘橇,山乘樏,随所遇而通其变。而以出处异,是以水陆为前郤也。
有谈寂感之几者,曰:双江子之志卓矣,而才不足以充之。驱驰四方,舍矢如破。及闻阳明先师之学,精思力践,若虞机张而省括度也。晚而自得,恍然有悟于未发之中,而深惧以义袭为格物。其有意于寂以妙感已乎?益曰:学无寂感,寂感以言乎所指也。譬之日焉,光其体也,照其用也。而以先天后天分,是以体用为先后也。夫倚于毁,则绝物;倚于誉,则合污;倚于出,则溺而不止;倚于处,则往而不反;倚于寂,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倚于感,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故曰“德輶如毛”,言未化也;“无声无臭”,则至诚而化,焉有所倚?是之谓肫肫维仁。仁而肫肫,则渊渊浩浩,与天同运,与江河同流,与日月同明。是之谓仁者无疆维寿。双江子,同志之贲育也。吾辈共筑寿坛,拜以先足。凡我同志,各勇于自寿。众以次胥寿之,请无让。
东廓邹先生文集 > 卷之二 序类
双江聂子寿言
双江聂子文蔚守平阳,陟潼关宪使,扑被径归。荐者与娼者持三年而始白天官卿,请于上,有召命矣。岁在丁未,月正十有三日,跻度之庆,郡之同志约于青原,联舟于文江,谋祝寿筵觞。
刺客的高义,名士的绝响——《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一首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根据刘东升的《中国音乐史略》,《广陵散》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
文献中的聂
聂(NIE)《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离骚》中的聂
看过屈原《离骚》的读者,一定记得开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但“摄提”是什么?众说纷纭,读者不甚了了。饶宗颐考证帛书《刑德》四隅神名的西南“聂氏”,
资料汇集、辞书记载
《山海经》中的“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