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中的聂

2016-01-21
文献中的聂
《辞源》

1378页 【聂】 【聂北】 古地名。春秋时邢地。春秋僖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今山东聊城县有聂城


0718页 【摄】 (十二)春秋齐地名。左传昭二十年:“聊摄以东,姑尤以西。”注:平原聊城县(在今山东境)东北有摄城。


707页 【摄】(12)古地名。春秋齐地。本邢地聂北,邢亡后入齐,改称摄,为齐之西界。〈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婴所说“聊城以东”,既指此。


1434页 【茌平】县名。属山东省。秦东郡旧县,汉属济北国。茌山名,以地处山之平地,故称。后魏废入聊城,唐武德间复置,不久又省。金复置,明清皆属东昌府。 【茌】(chi)山名,在山东茌(chi)平县东北的一个小土丘。相传在金元时取土筑城,其山随平。

《词海》

1816页 聂 【聂北】 古地名。春秋邢地。在今茌(chi)平西 《春秋 僖公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今公元前635年邢亡后,地入齐国,称为摄。

聂(NIE)《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卫大夫食采於聂,因氏焉。望出河东、新安。”聂北,本春秋邢地,邢为卫灭,遂为卫邑,故址在今山东聊城。卫大夫,《广韵》、《韵谱》均作“楚大夫”,则“聂”或为楚邑;又,《中国姓氏大全》称:“古有地名聂北,春秋时属邢国(今山东茌平西)。邢国灭亡后属齐”。与前所言均别。录之以备考。

②藏族之聂姓,则为聂赤赞普之后,有父系六族,其中有聂氏,此以氏族名为姓。

 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窦学田,《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录聂氏33例,

宋《百家姓》

列为第372姓,

《当代常见姓郡望与世家简编》

编为第177姓

《左传》

僖元年,齐人、宋人、曹人师次于聂,北救邢。又昭二十年,齐晏子云:聊、聂以东,姑、尤以西。聊、聂,盖二邑也。

《水经注》

聂城西去聊城二十一里。

《寰宇记》

聂城,在博平县西南二十五里。

通志 卷二十五 氏族略

聂氏:卫大夫食采于聂,因氏焉,史记:轵人聂政,杀韩相侠累。汉有太守聂良,护羌校尉聂尚,又有聂一。吴志有将军聂支。石赵录,冉闭有中书令聂熊。望出河东,又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