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航埠黄泥山头 聂氏宗祠重修竣工
聂氏宗祠重修竣工
来源: 衢州晚报
没有领导的“简短发言”,没有喧天的鼓乐齐鸣,照样是高高兴兴、喜气洋洋的隆重庆典,还洋溢着血浓于水的温暖亲情。9月26日中午,来自浙江、江西、福建等三省六市七县的聂氏宗亲,齐聚柯城区航埠镇雨灵山村黄泥山头自然村,庆祝聂氏宗祠重修竣工,并共同祭祖。
崇文重孝,十多代人不改“南丰腔”
黄泥山头自然村原名“道塘前”,在现有的600多名村民中,有500多人姓聂。据村里德高望重的聂崇德老人介绍,清乾隆初年,江西南丰寨溪村连遭三年大旱,民不聊生,有位聂姓好汉辗转来到道塘前,站稳了脚跟,安居乐业,之后回南丰接来7位兄弟和家人,在此开荒,繁衍生息。到聂崇德老人这一代,已是第11代,但他和村里所有的聂家人一样,依旧说着“南丰腔”。这一支聂氏后人,在我市范围内,还有散落在航埠镇航埠村、大力口村,衢江区樟潭街道南山底村和常山县招贤镇箬溪村等地。
“除了口音,我们聂家人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极重孝义,二是强调读书,也就是祖训相传的‘敦孝悌、隆学校’。”聂崇德老人告诉记者,早年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先祖们每年春节都率领族人回南丰祭祖。有一年春节,先祖们冒着大雪,穿着棕裹草鞋,徒步三天三夜回到南丰,已是筋疲力尽,人人手脚冻得通红。南丰的族中长辈为此发话:今后不必兴师动众,条件允许时派代表回来祭祖就好。1949年毕业于衢州中学的聂崇德老人曾统计过,村里聂氏有近200人受过高等教育,硕士及以上学历者13人,副高以上职称者有20多人。“聂家子弟会读书,在我们这一带是有名的!”
修缮宗祠,追昔抚今寄望未来
退休前曾是中学英语教师的聂道东告诉记者,聂家宗祠始建于1867年,1870年竣工,1919年经历第一次重修。宗祠后来一度改为村小学,也在生活困苦那几年里给生产队养过牲畜、堆放过杂物,虽然历经时代风雨,但一直在聂家人心里有特殊的分量。
2010年,聂氏后人重修宗谱时,也将宗祠重新清理出来,并着手筹款修缮。当地政府为修缮这栋清晚期风格的古建筑,也拨出了超过64万元的专款,尽可能保全了宗祠内的历史信息,让聂氏族人有了个寻根问祖、凝聚人心、激励后人的好地方。
聂道东表示,缅怀历史和先辈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教育晚辈,“希望我们这些聂氏宗亲今后能够多多走动,互通有无,不负祖先的期望,把生活过得更好!”
责任编辑: 丁慧刚
来源: 衢州晚报
【重庆】长寿聂氏宗祠历史与现代的交响
漫步四百载雕廊飞檐,明代“三部尚书”聂贤智斗贪吏、追赃反贪的浩然正气仍在天井间回荡。这座重庆仅存的明代官式建筑,以戏楼环抱的
乙巳年清明--上蔡县聂氏宗祠前200余族人庄严祭祖
乙巳年清明,上蔡县聂氏宗祠前200余族人庄严祭祖,共溯木有根,水有源血脉传承。这支聂姓支脉扎根中原二十代,两万族人以家风为梁,承尊祖敬宗之训,聚河南七县之力浇铸家族根基,让千年香火化作新时代奋进薪火。
戎马归田克勤克俭衍宗族 众人拾柴同心协力建祖厝
为人子者,当思木本水源,须重慎终追远!”。尊祖敬宗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发源于廷坪乡的上湾聂氏,就是一支始终牢记祖先传承、贯彻优良家风的宗族。每逢重要的节庆,家族的成员都会不远千里赶回家乡,在祖屋和先
【浙江】衢州航埠黄泥山头 聂氏宗祠重修竣工
9月26日中午,来自浙江、江西、福建等三省六市七县的聂氏宗亲,齐聚柯城区航埠镇雨灵山村黄泥山头自然村,庆祝聂氏宗祠重修竣工,并共同祭祖。
【江西】热烈祝贺檀溪上房聂氏宗祠重建竣工
江西省丰城市有5个街办27个乡镇,约148.8万人,据不完全统计,聂姓自然村超过70个,而檀溪上房是其中聂姓自然村之一。檀溪上房聂家位于拖船镇境内,距市区不远,村民习惯称弹子头村,属静山公后裔,静山公生子维,子维生八子,球公为八子之一
祠堂的作用及意义
是家族宗亲联系、汇聚、议事、定规、处理族里大事和“正本清源、认祖归宗”的活动地点。兼有办理婚、丧、寿、喜等大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处。
聂氏宗祠记
吾家旧宅约一里处,有一祠堂,名曰“聂氏宗祠”。
天浩集团董事长聂大超再次为南康聂氏宗祠
广东天浩集团董事长聂大超宗亲再次为江西南康聂氏宗祠乐捐3万元人民币,捐款将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宗祠奭公雕像。
关于新建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聂氏宗祠、联谊会、倡议书
新建永登县聂氏宗祠,聂族属于大姓旺族,支派源远流长,遍布全国各地,子孙众多,广有聚落,远者更徙居海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支派繁多,散居各地,然而都能遵守族风族训,务农者勤劳耕...
【四川】富顺超公后矞陈田铺清明祭祖及宗祠落成大典
富顺超公后矞陈田铺宗祠落成盛典,在此我非常激动,分享如下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