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航埠黄泥山头 聂氏宗祠重修竣工

2018-10-08
衢州航埠黄泥山头

聂氏宗祠重修竣工

来源: 衢州晚报

没有领导的“简短发言”,没有喧天的鼓乐齐鸣,照样是高高兴兴、喜气洋洋的隆重庆典,还洋溢着血浓于水的温暖亲情。9月26日中午,来自浙江、江西、福建等三省六市七县的聂氏宗亲,齐聚柯城区航埠镇雨灵山村黄泥山头自然村,庆祝聂氏宗祠重修竣工,并共同祭祖。 


崇文重孝,十多代人不改“南丰腔” 

黄泥山头自然村原名“道塘前”,在现有的600多名村民中,有500多人姓聂。据村里德高望重的聂崇德老人介绍,清乾隆初年,江西南丰寨溪村连遭三年大旱,民不聊生,有位聂姓好汉辗转来到道塘前,站稳了脚跟,安居乐业,之后回南丰接来7位兄弟和家人,在此开荒,繁衍生息。到聂崇德老人这一代,已是第11代,但他和村里所有的聂家人一样,依旧说着“南丰腔”。这一支聂氏后人,在我市范围内,还有散落在航埠镇航埠村、大力口村,衢江区樟潭街道南山底村和常山县招贤镇箬溪村等地。 


“除了口音,我们聂家人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极重孝义,二是强调读书,也就是祖训相传的‘敦孝悌、隆学校’。”聂崇德老人告诉记者,早年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先祖们每年春节都率领族人回南丰祭祖。有一年春节,先祖们冒着大雪,穿着棕裹草鞋,徒步三天三夜回到南丰,已是筋疲力尽,人人手脚冻得通红。南丰的族中长辈为此发话:今后不必兴师动众,条件允许时派代表回来祭祖就好。1949年毕业于衢州中学的聂崇德老人曾统计过,村里聂氏有近200人受过高等教育,硕士及以上学历者13人,副高以上职称者有20多人。“聂家子弟会读书,在我们这一带是有名的!”


 修缮宗祠,追昔抚今寄望未来 

退休前曾是中学英语教师的聂道东告诉记者,聂家宗祠始建于1867年,1870年竣工,1919年经历第一次重修。宗祠后来一度改为村小学,也在生活困苦那几年里给生产队养过牲畜、堆放过杂物,虽然历经时代风雨,但一直在聂家人心里有特殊的分量。 


2010年,聂氏后人重修宗谱时,也将宗祠重新清理出来,并着手筹款修缮。当地政府为修缮这栋清晚期风格的古建筑,也拨出了超过64万元的专款,尽可能保全了宗祠内的历史信息,让聂氏族人有了个寻根问祖、凝聚人心、激励后人的好地方。


 聂道东表示,缅怀历史和先辈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教育晚辈,“希望我们这些聂氏宗亲今后能够多多走动,互通有无,不负祖先的期望,把生活过得更好!” 


责任编辑: 丁慧刚

来源: 衢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