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冷水寨姓氏来历及概况

2016-01-29
天柱县冷水寨姓氏来历及概况
聂族氏志

相传先秦时期,天柱境内已有土著侗族人活动;三国时期,冷水先人开垦盘北大坝、上银、中银、下银,豪泽大坝,进行水稻耕种,结束了土著侗族人打猎和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唐朝之前,冷水土著侗人,仍没有具体的姓氏。土著侗人,没有姓氏,从冷水民间流传下来《洪水记》故事中说:故事主人翁叫考峒三(男)、媪娘娘(女),由于洪水满天,人类被淹没了,十二个太阳,把洪水晒干,人类只有在葫芦中的考峒三、媪娘娘兄妹俩了,玉皇大帝看天下已经没有人了,强逼兄妹开亲,结果,媪娘娘生个了肉团,考峒三怒而把肉团砍碎,扔洒附近的山上,十个月后,在肉扔洒山上,便见有寨子和人烟了。故事主人翁的“考”、“媪”都不是姓氏,“考”侗音,父亲意思;“媪”侗音,母亲意思。

在唐,宋、两个个时期,封建王朝派兵讨伐高银汉冷水峒蛮,实施改田归流,峒人归顺。封建王朝兵马也军屯这里,带来汉文化,也有汉人迁搬这里住居。土著峒人,有的起姓氏,也有的起姓随屯军汉人的姓氏。相传王氏在宋代进入能尼。

王氏在宋代中期入冷水(时称:中寨,又称中银)。

吴氏约在五代时期时期入冷水居住。

龙氏,元朝初,龙建榜、龙兆南,龙建邦等先后迁居冷水寨,其后裔龙表围、龙表曾,龙能纪、龙能述,在茂老、坪地、高旦、布任、登鳌、谢寨繁衍发展。


元、明时期,冷水有四大老姓,王、吴、欧、龙。


清朝时期,有王、吴、欧、龙、杨、岑、谭、邓、赖、江、姜、胡、罗、万、肖、李等16个姓氏入寨,时称冷水千家寨。后因兵燹原因,岑、谭、邓、江、姜、赖、胡等姓氏搬迁他乡。有关这些搬迁出冷水的姓氏,裒棍一些古墓石碑上阴刻姓氏上有记载。


王姓明代迁入高旦开寨。洪武八年(1375年)七月,40户王姓搬迁孟碑居住。


冷水姓王,至今只有一户,居住坪地村登岑磨,但不是原冷水的四大老姓,该王氏一户是1963年两兄弟随母从剑河县盘溪更豆改嫁到冷水坪地龙家。冷水四大老姓的王氏在孟碑。


吴氏居住坪地中间,约在明朝洪武初.


德达欧氏,居住冷水,约明朝初期。

明朝嘉靖年,龙应能从于从湖南芷江县大龙小塘搬天柱迁冷水三朴地。

明朝万历三十年龙觉明公由天柱西门外迁进冷水三朴地高旦。

坪地欧氏,居住冷水,在清朝时期。罗氏、万氏、肖氏等姓氏,在清朝中晚期迁入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