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姓聂不姓郭
太爷自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冬随母进了韩家窑郭家这个门子,犹如掉进了魔窟。到道光二十七年冬去独石口木匠铺拜师学艺时,虽然仅在这郭家度过了三年,但对于太爷来说就象是度过了三十年那样漫长。在这三年里,幼小的太爷承受了多少苦和难,在这三年当中,他流了多少血,流了多少汗,又流了多少辛酸的泪。他因为吃饭时不小心碰扣了碗,撒了半碗小米饭,被后继父当着母亲的面一脚把他从炕上踹到了地下;因为和孩子们玩耍时逗哭了郭家的女孩,被后奶奶用笤帚疙瘩打的哭爹喊娘;在放牛的过程中,因为又渴又饿赶着牛早回了一会儿家,后爷爷说牛没吃饱,被后爷爷抢出鞭子用鞭杆打的他藏到野地里不敢回家;因为用铜瓢从水缸里直接盛水喝,后奶奶说他的鼻涕流进了瓢里,被后奶奶夺过瓢,把半瓢凉水泼在了他的脸上,并打了两个耳光;因为忘了给羊羔添草,被后爷爷一脚踢出门外,不让他回家吃饭。他还因为上炕时忘了脱鞋挨过打;下地时没看见蹬死了小鸡挨过打;在院里玩耍时不小心打碎了后爷爷的夜壶惊跑了正在下蛋的母鸡也挨过打。至于挨骂更才是家常便饭了,因为进家时没有关严门灌进了冷风、跑进了狗挨骂;出街时忘了关街门放跑了羊羔溜走了猪挨骂;跑肚(拉肚子)时跑不跌拉在院里了也挨骂;放牛时牛跑蜂儿跑到地里吃了庄稼更挨骂。反正是这郭家人爱骂、想骂的时候随便找点理由就把太爷骂一顿。今天蹬了狗爪子了,明天又踩了猫尾巴了,放牛走得迟了,回得早了,上了东坡了,不上西坡了,这都是他们骂太爷的理由。在这三年当中,太爷就没有高高兴兴地活过一天,几乎每天都要受他们点儿气。也没有舒舒服服地活过一天,几乎每一天都是在受罪。
他害怕郭家人,也痛恨郭家人,他不理解母亲为什么要嫁给这少仁缺义的郭家,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带到这个不通人性的郭家,为什么不让自己姓聂还让姓他们那个郭。他想逃离这个魔窟,把这个倒霉的郭字抠掉,重新回到老家三里墩,回到爷爷奶奶身边,还姓自己的聂。这个想法他早就产生了,但是他和谁都没有说,生怕说出去叫郭家知道了,给自己招来不幸。
转载于《三里墩聂氏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