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星沙聂氏四修族谱序(1915)
吾族自赣来湘,已三百余载矣。其子孙散处于长湘两邑者。既遭明季乱离失其谱。清乾隆间,庭安诸前哲,据先人手录辑而成帙,其中失世次者几若眉山初稿。然先人之虑远矣,既刊质诸官,经岁月而非种始锄,而嫡派始清。噫!先我者岂务为其难哉。盖欲传诸无穷,而族谊得以日隆,人道赖以不敝也。道光庚子再修,缙祖敦仁,凯祖协中,复纂成之。较丙午更详明焉。然时五十五年,丁增千百十口,以云尽美。诚难能也。又四十二年,光绪辛巳,族以三修之稿命缙,缙方弱冠,力谢不敏。族再耸恿之,恺叔雨田,族叔葵生,复函促之。两公文章经济,皆卓卓见诸世者。师事雨公时,每道及家世,则泫然泣下,虑振作修明之难其人也。谱议决,而一官粤之东,一军皖之北,数千里关河阻隔,频通尺素,规定条文,其心说苦矣。予虽略者详之,冗者汰之,而事后追思,殊多简陋,此则予之咎也。前岁族议四修,予以时局难之。经年,议日炽,佥曰:子不观夫原谱夫?其所以记载失考者,非火也,及兵也。民国肇兴,内讧外侮,谁说已治已安乎?星周三十五人,阅两朝及续修,犹嫌其晚,况乎世变日急,习俗日偷。伯叔兄弟甚至不相往来,族党亲亲且有视同仇敌,此殆忘其所自出也。不以谱维系之,人道几乎息矣。吾族素称雍睦,今父老垂意于谱,非欲行先辈之志,藉以敦礼而挽颓风乎。予虽衰老而恺南学识有过予者,其中记传条例,斟酌参考,因革半之悉取决于恺,宣示于族,族表同意焉,后有作者鉴吾志而尔吾缺,而吾族日隆,人道日益重,此予与恺南所预祝者也,是为序。
岁在乙卯仲秋月谷旦
十三世孙芾棠绍缙氏敬撰
【注】长沙有多支聂氏家族,为了有所区分、我在中华聂网上用星沙聂族命名我支。《长沙星沙聂族乙卯四修族谱序》又称六修族谱序。据湘阴涝溪桥丙子七修族谱序言(1996年作者聂绶钧)记载:我南迁始祖济明、济万二公自明弘治年间携其孙文春公、自江西丰城迁居湖南长沙,落户星沙。后枝繁派衍、分散居住,定居湘阴慧子岭、涝溪桥、河夹塘(黄家坪)者、乃济明公之子孙;定居长沙缪家塅、宋家桥、鹤骑龙者、乃济万公之子孙;定居北山祠堂附近者乃济明、济万二公之后裔。四百余年来迭传世系,已历二十余代。其家谱已成修的有: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年)一修;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年)二修;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年)三修;同治十年辛未(1871年)四修(国伟细读谱序时发现同治十年谱并未付梓);光绪七年辛巳(1881年)五修;民国四年乙卯(1915年)六修。此六次撰修中、合族修的仅有四次,因此六修谱又是四修谱。
十五世孙国伟(承武)写于东莞
201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