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公正勤奋的聂大勋

2016-01-02

办事公正勤奋的聂大勋
 
 
 
 
 
 

   聂大勋(1685-1742年),聂儆次子,字元昭,号东岩,生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永安贡川人。

    康熙五十九年,聂大勋中贡生,雍正二年(1724年)授予宁波府通判,同年调任常州府通判。聂大勋整顿地方治安,惩恶扶善,严缉盗贼,成绩显著。上司命聂大勋押解税银36万两进京。聂大勋办事认真严谨,深为朝廷赏识,被怡亲王和大学士朱轼选中,推荐到直隶兴修水利营田处办事。聂大勋亲自到实地勘测河道,详细绘图,并查明河北雄县王村和河北河间府任邱县顺子二地水口曲折狭窄,常常水患。怡亲王听了聂大勋的呈报,认为所议明晰周详,命聂大勋负责办理。聂大勋用5年时间,“河曲处开直,太浅处挖深,太狭处挖宽,疏通淤积。”他又在王村建坝修闸,储水防灾,当地百姓称它是“聂公围”。

    后聂大勋奉命到河北丰润县横沽庄开垦水稻田。他用“寓赈于工”的方法,发动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在望马庄建闸引水,在横沽挖渠筑围,将周围40多顷荒瘠土地改造成良田。怡亲王见他办事公正勤奋,又命他到天津审核工程,核实报销。聂大勋“不徇不苛”认真核实造册,据实报销。

    雍正七年,聂大勋出任湖北安陆府通判,雍正十一年升任江西德安府同知,翌年改任广东高州府知府。高州过去经常发生盗匪案,官府往往株连良民,衙役乘机敲诈勒索,百姓深受其害。聂大勋上任后严令各县不许敲诈扰民,伤害无辜,被诬陷冤枉者立即释放。高州原设有4个收税关口,各附城墟市又有落地杂税。聂大勋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向上申请撤销2个关口,并立碑示明,严禁在此收税,百姓十分感激。

    乾隆三年(1738年),聂大勋被授予中宽大夫,加三级,并署高、雷、廉兵备道印务。聂大勋巡视雷州,查勘东洋堤岸及梅康、遂海二县堤闸,下令将各堤增高加厚。雷州遭台风灾害,米价暴涨。聂大勋为了抑制米价,特从高州仓谷调2万石大米到雷州平粜市场,救助了许多灾民。依过去惯例,琼州缺粮需从高州调剂时,琼州商人必须领到买粮证明后才能到高州买谷。有些商人乘运粮出海之时即到别处卖掉。聂大勋通知琼州各县,要粮船到码头验实后方可注销,使琼州百姓受到实惠。

    乾隆七年(1742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聂大勋因公赴广州,病卒于羊城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