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凤智不按常理,打下济南!许世友却大骂“混蛋”
打仗这活,不按常理出牌,可以出奇制胜!
《亮剑》中,李云龙打平安县城,他就不按常理出牌!
常理,攻城要“围三阙一”,有“助攻”、“主攻”。这就是拿破仑式的打法,集中全部力量攻其一点,最好是攻其最薄弱的环节。只要攻破一点,整个防御体系便会全线崩溃。
这是非常好的打法,也是战场上的创举,是战争伟力的集中体现!
但是,再好的打法,用多了,如果一味地照搬照抄,也会归于平庸。
攻方集中使用兵力,守方也会集中使用,守方只要准确判断攻方的主攻方向,就可以从容应对!
李云龙是中国式的农民出身啊,他狡猾啊,还不受条条框框限制,他当时是团长,却指挥了8000人的军队,他就要“土豪”一次,四面都是主攻。
结果,平安县的日本守军,守得那个苦啊,还不能突围,人家没“围三阙一”。
日本守军的军官一想,能干出这“缺德”事来的,就是李云龙。
今天,小编给各位喜欢战场的亲们,讲一个真实的战例,但是这个战例有些遗憾,不是打鬼子,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其实都是一些旧事,“是非成败转头空”,我们就不要替前人纠结了,还是从旧事中汲取一些人生的智慧和教训吧!
话说1948年8月,华东野战军攻打济南。
在战役准备阶段,9纵司令聂凤智说,“15天到20天就可以把济南拿下。”
济南虽然已是孤城,但却处在津浦线和胶济线的交汇处,是蒋介石在华东重要的战略支撑点,蒋介石让抗日名将王耀武率军17万,固守济南。
王耀武自恃济南工事坚固,坚称,济南“外围能守半个月”,“市区至少能守一个月”。
王耀武的话,他的部将是否信服,不得而知;聂凤智的话,确确实实遭到部将们窃笑。
更让聂凤智郁闷的是,攻城的主攻,不是他东线的9纵,而是西线的宋时轮10纵。东线是中央军,战斗力强;西线是吴化文部的杂牌军,战斗力弱。
用刘伯承元帅的话说,就是“雷公打豆腐,专挑软的捏”!
可是,固守济南城的最高指挥官,是王耀武!
可是,攻城的部队中还有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聂凤智!
聂凤智接到的命名是“助攻”,他给9纵的命令却是“主攻”!
战斗一打响,王耀武判断,西线是解放军的主攻方向,立即从东线调两个主力旅去西线,两个旅还没到达指定位置,东线的主要阵地却一夜尽失。
判断失误!东线才是解放军的主攻方向!那两个主力旅还得调回来!
那两个主力旅,太“苦逼”了,来回被“遛狗”,结果还没“到位”,吴化文部起义了,西线失守!
王耀武啊,抗日名将,成也战场,败也战场!
聂凤智扬眉吐气了!
聂凤智没高兴过了头,内城还没攻下来!
当9纵73团的一个营终于突进内城时,作战科长要向许世友司令报告。
聂凤智立即阻止!
聂凤智立即拿过电话命令73团抓紧时间从突破口输送部队,巩固突破口。
当73团报告又进去了两个营后,聂凤智才命令向许世友司令报告。
当许世友一听,“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大旗早就插在了城头,现在又进去两个营后,破口大骂:
“混蛋,聂凤智,报告晚了!”
聂凤智在这头一听,也笑了,此时挨骂比被表扬更过瘾!
多好的部下啊,遇大事谨慎,不耽误事,也不会让领导空欢喜一场。
这就是为什么许世友终生信任聂凤智,坚决让聂凤智接自己班的根本原因!
("战场档案"还原最真实的战争现场,探讨人与天、人与地、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规律。情场如战场、商场如战场、官场如战场、人生如战场,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handangan,长按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