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蓬莱聂族

2016-01-22
山东蓬莱聂族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一句脍炙人口的民谣,道出了蓬莱移民的主要来源。六百年前后的移民大潮,使蓬莱乃至山东近半数以上的人有了一个共同的根——洪洞大槐树。日前,蓬莱历史文化研究会历时两年多,对蓬莱市村庄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

  “蓬莱500多个村庄,大多是明清后移民而形成的。 “为了搞清蓬莱的移民问题,蓬莱市曾派专人对本市村庄进行了全面调查,历时两年多,行程近万里,搜集了180多本姓氏族谱,为了解村庄的历史变迁及姓氏的来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据了解,蓬莱历史文化研究会查阅《明史》、《洪洞县志》及其它典籍发现,明代从洪洞大槐树迁出移民数百万,其中迁往山东约50万人,涵盖几百个姓氏。而根据研究会和蓬莱地名办提供的资料分析可以看出:蓬莱市现有584个村庄,其中隋唐时(建村)命名有50多个,宋代命名有20多个,元代命名有10多个,其余近500个村庄都是明清以后建村命名的。这个统计数字不是十分精确,因为明清后的500个村庄有不少是在消失了的老村庄的废墟上建立的,这500个村庄的居民多是从各地移民而来。

  蓬莱移民又称小云南。那何谓“小云南”呢?

  《莱阳县志•云南移民考释》也指出:“何谓‘小云南’?为山西地也。盖阴山(今云台山)之南,恒山之北,曰都、曰州、曰府、曰路,自昔即以云称,其土人必以‘云南’称者……而迁者不忘故土,,故又别之为‘小云南’。”

  研究中,蓬莱历史文化研究会从蓬莱搜集的村庄史和姓氏谱书中,也找到了大量从“小云南”迁移而来的例证:

据山东蓬莱聂氏宗谱记载:明洪武五年聂姓始祖从小云南(山西云台山南),经山西省洪洞古大槐树处迁到山东莒州,一百多年后聂姓先祖开始外迁;蓬莱市北沟镇聂家村始祖聂讳龙、聂讳虎背负其考妣(聂讳富夫妇)骨殖来此落户,并取地名《聂家村》;其兄弟聂讳凤留在莒州原地。目前蓬莱聂氏已经传二十代;一百多年前,蓬莱聂氏族人聂忠伦开始修蓬莱聂氏宗谱,公元二00二年十二月,蓬莱聂希谦等二修族谱;由于时代久远,资料遗失,蓬莱聂氏先祖的记载简略、外迁资料缺乏;加上家族内部的种种不规范做法,致使外迁聂氏后裔相认无门,认祖无考;在此,我将蓬莱聂氏前十世资料公布如下,希望有助于蓬莱聂氏后裔的认祖归宗!

蓬莱聂氏始祖:聂富 鲁氏;

二世祖:聂龙 孙、曲氏,聂虎 姜氏,聂凤(留在莒州);

三世祖:(龙祖子)守奉 闫氏,守用 赵氏;(虎祖子)守仁 王氏,守礼 杨氏;

四世祖:(守奉子)景道 王氏  景祥 李氏   景顺 姜氏;(守用子)景海 王氏;(守仁子)景阳 李氏  景玉 王氏  景和  郝氏;(守礼子)景通 闫氏《蓬莱聂氏八大门》。

五世祖(景祥子)聂松 ,(景顺子)聂安 李氏  聂宁 姜、颐氏  聂振    王氏  聂全  张氏,(景海子)聂羌 吴氏,(景阳子)聂栋 姜氏  聂权 杨氏  聂枢 李氏  聂柱 闫氏,(景玉子)聂檠 卢氏  聂架 王氏  聂果 李氏,(景和子)聂槐  ;

从第六代开始家族班行诗为:允 孔(长) 承 文 (十世为两字);国 元 忠 开 希 振 鸿 万 兆 同 昌 福 德 长[另一支第十一世为 国 元 忠 厚 治 家 久 诗 书 宗 功 继 世 长]

古书记载登州府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蓬莱市;凡自称祖籍是登州府的族人,可以断定为蓬莱聂氏家族的后裔。有的在东北的聂族传说是“小云南”来的,大多也是蓬莱迁到东北的!希望与蓬莱聂氏家族联系的族人可以找聂希谦;

地址:山东省蓬莱市北沟镇聂家村 电话:0535-5913286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大槐树确实是我们大多数移民后裔共同的根,“小云南”是大多数移民后裔的旧时家园。蓬莱移民与山西洪洞大槐树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