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介绍

2016-01-05 12:47 聂族氏志

郡望堂号


郡望

河东郡.新安郡.清河郡


堂号

河东堂.新安堂.悯农堂.垂裕堂.光裕堂.崇德堂

三礼堂.崇本堂.理学堂.问政堂...(50个左右)


宗族特征

聂姓家族优异无比,人才济济。不但节义之士满载于他们的家谱之中,而且出了不少的名臣良吏和饱学之士,留给千秋万世的子孙以无尽的光辉。

但聂姓人与生俱亲亲之道,并坚毅豪爽。聂其三耳、十八画,刚正矗立,无斜撇、无弯勾、无点捺,横平竖直,见闻天下。


通用联

四言


吴国师尊;河东仕望。

——佚名,上联指吴国国师聂师道,字宗徽,号“问政先生”。修道之所在南岳衡山的降真观(旧名白云观);下联指本姓郡望。此联为莒南聂氏宗祠“河东堂”堂联。


源自聂邑;望出河东。

——佚名,全联指本姓的源流和郡望。


豪侠报德;寒士悯农。

——佚名,上联指战国时韩国轵人聂政,因避仇隐于屠者之间。韩烈侯(一作哀侯)时,大臣严遂和相国韩傀在争权中结下怨恨,求聂政代为报仇,送黄金百镒为聂母祝寿,聂政以母亲在不许为由,当时未答应他。母亲去世后,他单独持剑入相府刺杀了韩傀,然后自杀。下联典指唐代诗人聂夷中,字坦之,河南人,家境贫寒。咸通末年中进士,官华阴县尉,仕途不得意。其诗多为五言,语言通俗,为晚唐诗中的优秀之作,《伤田家》一诗描绘了农民的疾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跟前疮,割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


悯农有咏;贡士得人。

——佚名,上联指唐 "聂夷中,工诗,有《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下联典指宋 "聂昌,由太学上舍累官户部尚书,领开封府。遇事奋然不顾,敢诛杀。


理德同道;善恶殊途。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五言

草泽辛楚第;晚唐诗韵家。

——佚名, 此联为聂氏宗祠“赐书堂”堂联。


侠烈报惠恩理学振家声。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上联:指战国时聂政

下联:勉励聂氏族人承明代学者聂豹理学一统


六言


隐娘得师成侠;书儿诛盗酬恩。

——佚名,上联指唐 "聂隐娘随老尼学成剑术。下联典指清代聂书儿之父命案遭冤,得臬司昭雪,乃献书儿为婢,后臬司落职归,遇盗,书儿皆诛之。

理学堪称古道;

德风炳蔚今朝。

横批:理德同道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七言


河山依旧风光美;东方既明气象新。

——佚名撰,鹤顶格镶嵌聂姓郡望“河东”二字的嵌字联。


播千古英风之侠:谋九重武士之豪。

——佚名撰,上联指战国时韩国轵人聂政事典。下联指汉代巨富聂壹事典。


蠡祖训贻谋继远;秉理学德泽隆昌。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九言


摩天岭上,勇名传万古;连山关前,功勋盖千秋。

——佚名撰, 全联指清代直隶提督聂士成,合肥人。性勇敢,光绪间,中法越南之战时,他防守台湾有功。中日之战,士成以孤军守摩天岭,屡退日军,收复连山关,杀日军官。后总统武毅军。八国联军攻天津,聂士成力战拒敌,终于阵亡。


河东人家,流长源远;聂门理学,望重德高。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蠡祖训贻谋本支百世;承理学笃庆华萼千秋。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十言


侠烈同出一门,捐躯靖难;节义上闻十事,下诏旌闾。

——佚名撰,上联指周代名士聂政。下联指宋代史士聂致尧。


礼孝忠廉节义共传十事;成名报德侠烈同出一门。

——湖南武冈杨柳马长城之父马松波(民国初年时期人)应湖南武冈杨柳聂族修“聂氏宗祠”(宗祠土改后为学校,已成为武冈九中)而撰,

上联:指宋代史士,下联:指聂致尧指周代名士聂政。

我(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后改联为:

礼孝忠廉节义共传十事;德信悌恺侠烈同出一门。

(悌恺:指聂政的姐姐聂莹不畏株连九族而认其弟之事


蠡祖宗遗训贻谋期继远;秉理学家声德泽盛隆昌。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十一言


知恩图报行侠仗义垂青史;思孝奉先从善积德彰紫书。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上联:指聂政,下联:指聂豹。


肇基河东派远流长源一脉;遁思江西宗悌族恺共千秋。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上联:指聂氏出自河东郡,

下联:“遁思”是迁出的意思(我始迁祖同安公明朝永乐初间迁江西瑞州府举子团圳圹上,于湖南宝庆府武冈州费秦团木皮塘丁家,聂氏凡自江西迁出者都可用此联)


十六言


理理理以道明理以理服人无欲理方显;

德德德惟品论德惟德是望有容德自高。

横批:理德高显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酒罢客将归,一阁峥嵘斜照紫;曲终人不见,数峰杳霭暮烟青。

——佚名撰,此联为云南省昆明圆通山聂耳亭联。亭在圆通山顶,为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1912-1935)而建。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云南玉溪人。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作有歌曲三十多首。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经集体填写新词后,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同年3月5日通过,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波涛似雪锦绣河山眼底尽收疮痍疾苦;风雨如磐峰火岁月中胸迸发闪电雷鸣。

——佚名撰,此联为日本海滨聂耳墓联。


聂氏部落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临朐镇北亭子

明初聂氏立村,西南侧有亭,故名聂家亭子。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蕉庄乡蕉庄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聂氏族谱》(卷一)载:“明洪武肇始迁此,初居聂村,未几又从居徐雅庄焉。”据此,明初 (1368年) 已有此村。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岭西乡南阎庄

该村80岁老人聂俊生讲:“我始祖文禄,自淄川聂村迁来,今已传至九世。


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聂庄村

相传,聂氏于明初由山西前来建村,名聂庄。


山东省济宁市石桥镇聂庄村

清初,聂姓从附近栗河崖村迁居于此,以姓氏取村名聂家庄。历清代、民国未变。建国后简称聂庄

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济宁县志·法制略》载:“襟泗乡·聂家庄”,即此村。


天津武清聂官屯

从天津武清城区沿京津公路北行3公里,在北运河畔坐落着一个村庄名叫聂官屯,俗称聂嘴。有史料记载,聂官屯元代立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