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聂氏族源简况
贵州省聂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 聂开浪
来源《贵州聂网》
金秋十月,金风送爽。我们贵州省聂氏宗亲联谊会的全体家人又再次相聚美丽的古城镇远县。
贵州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贵州东接湖南,西连云南,北邻四川和重庆,南界广西。地势起伏较大,地形也较复杂,导致气温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差异十分普遍。这里平均每天只有三四小时能见到阳光,是全国全年阴天日数最多的省份,所以贵州有“天无三日晴”之说。
贵州因为其独特地理环境,使他在明、清两朝的人口大迁徙中来自江西、湖南、四川、重庆等地的聂氏先祖迁徙到了全省各处的大山沟谷里繁衍生息。
据网上资料和近些年我们的走访,贵州各支聂氏先祖入贵时间少数宗支是明朝年间。清朝年间为最。清朝入黔的聂氏又基本都是政府强迫迁徙或从军、经商求生存而来。
贵州聂氏的迁出地主要有三省,江西为最、四川(重庆)次之、湖南第三、广西最少。
江西省清江、南昌、进贤、金溪、丰城、武宁、上高、吉安、新干、峡江等府县迁来的聂氏各脉居住在贵州各县的山谷中。真可谓贵州聂氏十有九支江西来。特别是临江府清江县(猪市巷、大桥头)是贵州很多姓氏宗支口传的迁出地。贵州很多支系一传是此地迁来。但就这地方使各宗支去寻根都没有找到猪市巷、大桥头。当年的清江县就是现在中国药都樟树市。现在樟树市的聂氏宗支众多,遍布该市各乡镇。唯独没有那支是猪市巷、大桥头聂家。这就奇怪了。这么多宗支从猪市巷、大桥头聂家迁出。今天回去寻根却没有猪市巷、大桥头和没有聂姓?因此我个人认为当时的猪市巷、大桥头是不是像今天的村委会驻地。外迁者需到猪市巷、大桥头这个地方登记后各奔东西呢?当迁徙老祖人文化欠缺到了贵州后需要生存,当地的管理机构和乡邻肯定会问及你何处而来。肯定随口就答江西省临江府清江县猪市巷、大桥头。一代传一代就把清江县猪市巷、大桥头口传了下来。这样导致了今日猪市巷、大桥头迁来的宗亲无法认祖归宗。我建议这些宗亲是否可以把迁出地的范围扩大寻找呢?至少口传下来的临江府清江县是准确的,就回现在的樟树市各支聂家寻找。我认为应该有收获。这些聂家基本都有以前的老谱,没有谱都有一定老的资料。
贵州很多宗支就知道是江西迁来但不知具体地址者众多。
四川(重庆)迁入贵州的聂氏各支主要分布在贵阳市修文、开阳、遵义市各县、毕节市各县。黔西南州贞丰、这些宗支基本都是四川泸州嘉门聂超公、古蔺县聂汝乡公、长寿聂文广公、重庆江津聂俊公等的后裔。四川(重庆)入贵的宗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湖广填四川聂氏的后裔。
湖南省怀化、高坪、麻阳、衡阳、衡山、常德迁贵州聂氏宗支主要居住在贵州铜仁市各县和黔东南州各县。这个区域是两省的交汇地带。遵义市播州区、毕节市七星关区、金沙县、纳雍县、黔西南州望谟县、兴义市等。他们是聂元光公四子后裔。衡阳双厚聂祥发公后裔。常德聂巨源公后裔。衡山聂曲鳌公后裔。
广西迁来的基本在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部分县。但现在没有发现哪支记载是广西而来的。但《广西西江流域聂氏族谱》记载有迁贵州者。如有他们是两广开派祖聂发公后裔。
然而,贵州也是部分聂氏宗支的中转地。今已知的有重庆江津聂氏迁于贵州遵义府绥阳县,共和国聂荣臻元帅出自该脉。四川省南川聂氏迁于贵州遵义府绥阳县旺草。现中共中央委员聂卫国出自该脉。四川省攀枝花市会理县聂氏江西进贵州后居黔西州二甲地名新华里红梓箐(今毕节市金沙县平坝镇红梓,箐门一带)现此地无聂姓。湖北省一支迁于贵州镇远府(今天的镇远县)。四川省安岳县一支迁于贵州安化县(今天的思南县)。四川省一支迁于贵州平越府(今天的黔南州)。在贵州居住几年后转迁云南者更多。由此可以看出贵州聂氏与周边省聂氏都有一定关联。
由于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受经济条件的影响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宗支还在大山峡谷中未被发现。但我有理由相信贵州聂氏宗亲联谊会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各市宗亲联谊会的成立。他们将不断被发现并参与到家族事物中来。相信他们同样希望认祖归宗。同样希望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