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系列之跪拜黄荆树疙兜

2016-01-05 12:45 聂族氏志

民间故事系列

跪拜黄荆树疙兜



连续28年,每逢清明,泸县嘉明镇聂氏家族2万余人在祭祖时都会把黄荆树疙兜祭拜。原来在元末明初时,这颗树疙兜曾经救过他们始祖的命。如今,清明祭祖时祭拜这颗树疙兜已经成为了当地一种独特的风俗文化。

保存血脉聂氏兄弟分散逃亡

  “如果没有这颗树疙瘩,或许就没有现在的聂氏家族。”聂氏栗树祠族长聂禄永介绍,聂氏始祖聂超原本为江西吉安府水县人,元末时期从湖北麻城移民落户到了四川泸县嘉明,而后代发展至今已有18代到27代世孙,现已有两万余人。

  据介绍,元末时期,封建残暴统治,农民不甘忍受压迫,朱元璋踊创江南,即农民起义打天下,社会大动荡不可避免。为躲战乱,原籍为金陵(南京)凤息岗的聂氏始祖聂超兄弟五人一起,颠沛流离躲避战祸,经苏州、南昌,辗转逃难到了湖北麻城县红石乡楠竹溪太平庄。

  1361辛丑年时,兵戈稍微停息,为图保存血脉,聂氏五人商量分开逃难,就这样,五人依依不舍各逃一方,三房聂超到了四川泸州嘉明镇,并娶了妻子彭氏和杨氏。

为感恩跪拜黄荆树兜28年

  “中华民族有知恩图报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就要当涌泉相报”。聂禄永介绍,当聂超逃到泸县嘉明镇鬼湾子时,战乱仍然频繁,而始祖妣彭氏为免遭被无辜杀戮,携子孙藏到了嘉明镇九曲河岸悬崖上(原聂沱,今聂桥上100米左右)处一棵巨大而枝繁叶茂的黄荆树下,不料仍没躲过元兵追杀。

  “元兵将梭镖杀入树丛里彭氏祖婆脚肚子,鲜血直流。”聂禄永说,在这关键时刻,彭氏忍痛双手将牛舌头围腰握住梭镖轻轻松手,使梭镖上不显现血迹才得以逃过劫难,这样才留下这支聂派根源。而躲过此劫后的她为作永久祭拜纪念,吩咐子孙将黄荆疙兜伐回家中,并供奉于聂氏祠堂神龛上昭示后裔。

  “然而命运多舛,树疙兜几次都差点遭丢失。”聂禄永说,在1951年土改时,聂氏祠堂财产被分散,后来,后裔德情想办法找回了疙兜并继续供奉;1956年时,聂家遇涨洪水使房子倒塌,黄荆树疙兜又被冲进了竹林,直到几个月以后,后裔绍武才又将黄荆疙兜寻找回家中。

  1986年,聂氏家族在嘉明中房开始恢复清明拜祭始祖,此后28年,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聂家都会点灯烧香,对始祖和黄荆疙兜进行祭拜,28年间从未间断,风雨不改。“树疙兜到目前都保存完好,聂氏后裔都认为,没有黄荆疙兜,就没有聂超派根源。”聂禄永说。

招 聘
聂族氏志日益壮大。现向全国聂氏宗亲招聘资料整理员数名,当地资料编辑员数名,宣传员数名。


要求:宣传员,整理员:热心于聂氏文化

编辑员:熟悉当地聂氏文化。


待遇:热心服务


联系方式:Q Q:1017169246

微信:nie936745881

QQ群:398300880

聂族氏志官方QQ群:398300880
New!
关注“聂族氏志”
在微信中关注“聂族氏志”订阅号
聂姓文化
每天更新



回复相应数字---获取信息


1.聂氏族谱

2.聂氏字辈

3.聂氏书刊

4.文物古迹

5.手机软件

6.各联谊会

7.请你留言

8.调查表格

9.更多回复



征文公告


本订阅号面向全国人民征集有关聂氏:“文章资料”“文献记载”“文物古迹”“遗闻轶事”“历史新闻”“历史人物”。


感谢您的支持。


天下的聂姓只有一个出处,没有第二个来源,只要你的姓是聂,就是一家人。天下聂姓皆来自同个祖宗——聂奭(shì)。 ­聂族共为神农后人。


希望广大朋友多多提供关于聂氏相关文章。

联系方式:QQ:1017169246 936745881

邮箱:nie936745881@qq.com

微信:nie936745881

调查表

获取表格

huoqubiaoge


调查全国聂氏概括信息


调查表主要调查全国聂氏的轮廓例如:分布,由来,排行诗等情况。


获取表格方法如下:


1.在微信中回复“网络版”或“调查表”“表格”方可


2.扫描下面二维码获取表格(点击二维码:“识别二维码”)

公布地址

diaochagongbu

公布于安徽聂网 QQ空间 聂族氏志微店 中华聂网

在本微信中回复:“结果”也可以查询结果




本订阅号面向聂氏宗亲提供免费发布广告信息。
联系方式QQ:1017169246 微信:nie936745881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