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聂氏家族联谊会2010年度工作报告

2011-05-25
毕节聂氏家族联谊会2010年度工作报告
聂族氏志

各位同胞:

血浓于水的亲情今天又把我们聚到了一起,兴家旺族仍然是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伴随家族联谊活动的不断深化,去年的4月3日,我们成立了毕节聂氏家族助学基金会。“教育兴,家族兴”,成为了族中有识之士的共识,因此,助学)基金的成立得到了大家的大力支持,参加去年家族联谊活动的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当天就收到爱心人士捐款近两万元。


助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在联谊会的领导下,秉承在联谊会上的承诺,管好基金,用好基金,但自己不花一分基金。去年高考结束后,管委会积极协调相关学校部门,找寻族中可塑之才,并分头下乡入户逐一核实,多次开会讨论奖励、救助方案。真是钱到用时方恨少,面对需要奖励和救助的14名莘莘学子,这不到两万元的教育基金显得太少太少,在此情况下,聂宗福、聂宗义再次慷慨解囊,分别再次捐资6000元和4000元。在此基础上,确定两个等次实施奖励,即考取一本的奖励1000元,考取二本的奖励500元;分两个等次实施救助,相对特困家庭救助1000元,困难家庭救助500元。按此标准对14名学子实施奖励和救助共24500元,并于2010年8月23日在毕节地区久安通达旅游客运有限公司集中发放。继2010年8月集中资助活动结束后,毕节聂氏家族助学基金9月1日后又陆续收到毕节学院聂春茂(家住毕节市流仓办碧玉村聂家脑)和贵州财经学院聂强军(家住纳雍县维新镇维新村)两名学生困难资助申请。管委会对两名同学家庭情况经过调查后,通过特别程序分别给他们发放了2000元和1000元的困难资助。自2010年4月3日起至今日止,助学基金共收到捐资共计29300元,资助毕节聂族学子共16名,资助金额共计27500元整。加上银行存款利息,助学捐资余额尚余款1829.15元。


助学基金会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是工作人员们感到很欣慰。凡是与家族人士谈及此事,听到的都是赞扬,受奖、受助学子们也非常感激,均有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振兴家族之志,这也正是我们成立家族教育(助学)基金会的目的和宗旨


教育(助学)基金会的工作与家族联谊会的开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去年的联谊活动,我们以个人出资深化联谊的同时,组织、通知相关族中人士分别参加了聂祥勇、聂登远、聂国祥、聂开权、聂智、聂绍江等家的丧事活动以及聂开银、聂鸣华、聂开政家的喜庆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增强了家族中的联系,并影响了在外县的族中人士,去年就有昆明、赫章的聂族同胞参与,在一些场合的交流中,纳雍、织金的家族人士也纷纷表示对家族联谊活动很感兴趣。还有去年没有能参加的在毕节的部分族中人士深感遗憾,表示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参加。


通过一年的回顾,对家族联谊和助学基金会的工作,我们在深感欣慰的同时,也深感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坐下来共同探讨。


一是联谊的面还很窄,覆盖面不够广,还谈不上形成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兴家旺族的重任艰难而且漫长。


二是联谊机制还不健全。第一次联谊活动的出资人是聂智,第二届是聂宗福,本届是第三届,出资人是聂宗义,下一届的出资人是聂宗权。这种个人完全出资联谊的方式如果出资人连接不上,联谊活动就可能中止,这种出资方式在活动开展初期是可行的,但如果规模不断壮大,到后期可能难以维持,因此,联谊机制的健全,就成了我们家族联谊活动深化的一大难题。


三是联谊活动的面窄,就影响了家族助学基金捐赠。许多有可能捐赠的族中爱心人士可能捐赠无门,同时,也影响了受奖、受助学子的准确率,使一些不在视野内的学子,没有享受到家族教育基金的恩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拟提出以下措施供大家讨论。


一是发动群众,广泛宣传。希与会的各位同仁,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把我们一年一度家族联谊的事向我们周围的族中人士宣讲,动员他们都参与到家族联谊活动中来,增加了解,增进友谊,沟通情感、互通信息、授业解惑、同谋发展。特别是在各界有成就的人士,要多对家族人士关心,支持他们上进发展,逐步形成家族整体上进的合力,最终达到兴家旺族的目的。


二是完善联谊机制,使家族联谊活动得以长远维持。我们联谊机制的建立原则应遵循以下原则:


1、大型联谊活动一年一次。大家自带伙食,联谊会统一安排,餐后结算,网上公布开支情况,不足不补,结余结转。


2、经常性联谊活动,自愿参与,缴纳会费,设立相应机构专门组织管理,适时组织,定期公开开支情况。


3、对族中发生的丧事活动原则上都通知或组织族中人士参与,喜事原则上自行通知,不予组织或通知。


以上内容我们会逐步细化,请大家留意网站,并积极参与讨论修订。


三是希望各位同胞在踊跃献爱心的同时,留意身边的族中学子,并把信息及时提供给教育基金管委会,以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完善。



同胞们,让我们在新的一个联谊周期里,让我们的活动参与对象更多,人不分贫富,钱不论多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策献策,群策群力把我们家族联谊活动开展好,把家族教育基金会工作开展好,为兴家旺族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