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图腾——看看有没有你的姓
黄姓图腾,黄字的初文(最原始的本字),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环状物,当系佩之体,即双珩之所合成,也就是璧,上面是用来缠系玉佩的佩衿,古代称“复”,上面的一横是玉衡,下面是二系垂。中间的璧,古代又叫“璜”。从字形上看,黄字像上古先民们身上经常佩饰的玉佩,它就是“璜”字的初文。可见,“黄”的最原始意思是指佩玉,在商、周青铜器文中,凡言赏赐佩玉,均用“黄”字。
蒋姓图腾,蒋姓是掌握建木天杆刻度的氏族。“蒋”,由甾木、寸、爿合成。甫木设在中,筑坛台需要把土加高夯实,于是发明了版筑垒壁的筑墙技术,“爿”即版筑的“版”。坛与版筑合文为蒋。
杨姓图腾,是远古三苗之一柯挪耶劳的族称,为现代杨姓苗支,他的祖先是兵主蚩尤。“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易”组成。“木”在这里特指扶桑,在《山海经》等中国古籍中记载:扶桑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初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汤谷又称作“阳谷”、“温源谷”。易、阳、羊、杨、扬、汤、蜴、蜥远古时为同义词!可以相互替代,所以“易”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居住在汤谷帅氏族古代传说采用扶桑纪历。
秦姓图腾,秦是秦族的族称。它由“玄鸟殒卵”、“双手供奉”和“禾苗”三部分组成。它是“燕子殒卵”与嘉禾的复合图腾,秦人的祖先是有虫乔女女华,她吞燕卵生伯益,伯益为秦人男性祖先。其女性祖先为有虫乔氏女女华。 始祖:伯益
崔姓图腾,崔姓是淮夷的分支,由“山”和“隹”两部分组成。“隹”是短尾鸟,“山”代表大山纪历,中央的山峰叫天齐,两边的山峰称“博山”,是以山峰作为观测日月出没的方位来确定季节的。崔是姜姓别支。炎帝裔孙穆伯封崔邑得姓。
陆姓图腾,以危屋华盖重屋(中)和日月升降符号“非”组成(左右)。来源有四,1、相传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的儿子名终。2、战国时田完裔孙齐宣王有个孙子叫通,受封于平原县陆乡,即陆终的故地,因此以陆为氏。史称陆氏正宗,这是山东陆氏的起源。3、出自陆浑国。4、出自他族改姓。得姓始祖:陆终
钱姓图腾,钱是炎帝第五世祝融八姓之一的大彭氏的族称,其始祖为彭祖钱铿。钱由“天俞”和两个“戈”组成。因为钱铿崇尚武功,以武力征战壮大了自己的氏族,并取得了祭天权,所以以戈为图腾,并立天俞。右边的“天俞”代表冶炼金属,因为祝融的图腾为火。
程姓图腾,是炎帝第五世祝融八姓之一的族称,由“禾”和“呈”组成。炎帝神农氏擅长种植谷物,所以程从“禾”。“呈”是“皇”的变体,炎帝是三皇之一,具有司天掌管天表的至上权,这种世职由程姓继承。风姓别支,始祖吴回。
郭姓图腾,一是“郭”象四方的城楼的整体形状,以此为图腾标志。居住在东城的称东郭,居住在西城的称西郭,居住在南城的称南郭,居住在北城的称北郭。二是“郭”,今以为城郭字。按“郭”,篆文左边作两“亭”(省文)上下相对,左边为“邑”(阝)。甲古文原作上下左右四“亭”(省文)相对,中间为囗,象内城。故郭本义似为围墙上之望亭,或会“自内城向外扩展,即外城”之意。“虢”与“郭”音相似。
梁姓图腾,梁姓是大山槫木纪历图腾由水、刃、木(槫木)组成,以刀(辛)刻木为纪历方法。此山名“梁山”,在泰山,古代封禅之地。又有“梁州”,是梁人聚居之地。“梁山”山下有水,山四周环水,山中央主峰为天齐,上立槫木,又名重章东,又名,左手持弓、于,即浑仪和矩尺;右手持刀具契刻日升降度位,故为“”。蠃姓别支,始祖周代秦仲,因居梁得姓。由来:得姓始祖:东周初期,周平王之子梁唐
宋姓图腾,宋姓是以祖先发明图腾命名族称的典型。其祖先发明并继承建木晷天。宋由“宀”和木组成。木代表建木,“宀”上的点代表“天齐”,“冖”代表天穹,表示晷天历度。始祖微子启,以国得姓。由于宋姓之先为商,商又因是玄鸟所生,故图腾上方两侧为象形玄鸟。始祖微子启,以国得姓。“坐龙椅”之人,皇族。
徐姓图腾,徐是淮夷一支的族称,由“余”和“太阳鸟”组成。(左边是玄鸟向日,暗合徐氏始祖由鸟所生的传说。)“余”本是“俞”,类似箭矢的尖锋,它装在天竿华表建木的顶端,指向中天,用它来代表“天齐”(天的肚脐),也就是“中央”。这个形状在7400—7000年前的湖南黔阳高庙遗址的陶器刻符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陶器和骨雕上的刻符上,都已出现为天竿俞。
“转载”是一种美德,“分享”是一种快乐!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
商务合作微信:moos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