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聂店的姓氏变迁

2016-08-02
话说·聂店
姓氏变迁

河南长垣县城北3公里,蒲北街道境内,有一个叫聂店的村庄,但是村中却没有姓“聂”的人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村子为什么叫“聂店”呢?

 相传,聂店这个村子确实是聂氏人家所建,村子里刚开始时开有店铺,村民给它取名“聂家店”,简称“聂店”。经过明清两个朝代后,聂店村慢慢发展成了三百多口人的村庄。民国年间,黄河发大水,正是这一场大水,把村子里的三百多口人都冲走了,且再也没有回来。

据史料记载,1933年(民国22年)夏季,黄河决堤发大水,俗称黑碳水。七月的一天,很久没有退去的洪水冲开了临黄大堤,村庄和农田被毁,一夜之间,大堤以西一片汪洋。聂店被淹没在洪水之中,房屋倒塌,村民四散奔逃,有不少聂店人携家带口,带上能用的东西,逃到了樊相镇的玉皇庙村,有一部分村民逃到了留村。秋天洪水退后,社会上又有了“黄河要在长垣向西改道,很多被洪水淹没的村庄,都在抓人摊派工程款,用于拦截改道”的传言。一时间流言四起,一些本来准备回聂店重建家园的村民,听到消息后,就打消了马上回聂店的念头。

1934年,经过努力,马寨一带的黄河决口堵住,黄河改道的流言消失,又有人想回聂店重建家园。碰巧的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原的传言又起。国将不国,还谈建什么家园,不如省点钱打日本鬼子,聂店村民又在流言中等了三、四年。1937年,日本侵略者真的来了,国土沦丧,老百姓成了日本鬼子任意宰割的羔羊,大家都在玉皇庙村找地方各自安顿下来。八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又打起了解放战争。10多年的战争后,改天换地,土地重新划分,在哪里生活都可以分到地,谁还愿意到聂店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再者来说,多年以后,聂店那地方已经有了新主人。

抗日战争时期,城东五里屯的几家姓赵的村民,为了逃避日本鬼子追杀,躲在聂店废墟中。后来,他们就在这里安了家,解放后,土地改革,聂店有树有水,又临大路,有村民就开起了过路店,为招揽生意,他们仍然沿用了“聂家店”的字号。因此,这里虽没人姓“聂”,村子依旧叫做“聂店”。

今天的聂店村,有赵、张、苗、王等姓氏,这里交通发达,生机勃勃,村民富裕安康,已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