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谭家桥镇聂家山

2025-08-14

谭家桥镇聂家山村


聂家山自然村位于黄山东麓谭家桥镇中墩村境内,需经7公里狭窄山路抵达,现存46户169人。该村山场总面积2万余亩,最高峰栏杆石海拔1399米。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皖南支队队长刘奎在此组建黄山游击队,开展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斗争。村域包含2万余亩山场,最高峰栏杆石海拔1399米 。区域内分布10余株树龄超500年的野生红豆杉,形成近百亩珍稀植物群落。

村内姓氏

聂家山村始居住的是聂氏,清朝中叶迁于此。清咸丰三年(1853年)至同治七年(1868年)间,由于太平军侵入太平县,导致太平县徽文化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聂家山等地村民赶往谭家桥的“隋唐古道”(箬岭古道),为他们驱使和服务,传说古道上有一个万人坑,就是埋葬这些人的地方。所以现在村子已没有了聂姓,只有杨、胡、李、谢等姓。聂家山村有40多户人家,170多人口,村中百年香榧果实饱满,香气四溢。高山的茶叶经过云雾的陶冶,圆润可口,是黄山毛峰的主要产地之一。

红色历史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皖南支队队长刘奎在此组建黄山游击队 。现存游击队的棚屋屋基遗迹,及农舍外墙上《打不死的刘奎》革命题材壁画。2023年当地建成黄山游击队陈列馆,展示包括缴获的日军望远镜等革命文物。

知青文化

1968-1978年间,上海知青在此建立茶林场开展生产活动,著名媒体人曹景行等曾在此插队。现存知青居住过的土坯房和劳动工具,成为特殊历史时期的实物见证 。

地名含义

因该处有山,原为聂家所有,故名聂家山。


历史沿革

1949年属中和、墩上两村;1953年属中墩村;1965年12月,属中墩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属中墩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