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打造独具特色姓氏文化名都

2016-02-28来源: 轩鸿

  溯源兴邦,南雄古城再举华夏盛会;寻根珠玑,桑梓之乡欢聚四海宾朋。10月17日,南雄第二届姓氏文化旅游节在广府人的发祥地——南雄市珠玑古巷隆重开幕。现场3000多名来自海内外、珠三角等地珠玑后裔共享“吾家珠玑”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

  

  图为与会领导嘉宾推动启动杆

  在开幕仪式上,南雄市委书记曾风保首先致欢迎辞。随后,韶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柳琛子、广东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会长黎子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国务院原参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相继致辞。并举行了《百姓百福》姓氏邮票册发行赠送仪式,该邮票册全面系统把南雄100多个姓氏用邮票形式展示出来,现场50个姓氏代表接受了赠送。同时,参加姓氏文化旅游节活动的嘉宾还观看了大型歌舞情景剧《《永远的乡愁》,全剧分为《忆.乡音》、《念.乡风》、《恋.乡情》三个篇章,向前来参与盛会的广大海内外嘉宾,进一步展示南雄民俗风情,让珠玑后裔们心里产生“黄花遍地缀珠玑,广府人称是故居”的共鸣。

  

  图为国务院原参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致辞并现场赠诗

  

  图为现场观看南雄民俗表演大型情景歌舞剧《永远的乡愁》

  “古巷悠悠广府源,驿道长长历史远。若问君自何处来,寻根珠玑说因缘。”南雄的姓氏文化集中体现在珠玑古巷。珠玑古巷是广东仅有的一条唐代古巷古道,有“广东第一巷”之称,是古代中原移民向岭南迁徙的重要落脚点和中转站,是珠三角姓氏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从珠玑古巷迁徙出去的姓氏至今已达176姓,其后裔有七千多万,遍布海内外。如今,广大珠玑巷后裔对南雄这片祖居地有了更多的情感认同,每年都有数百万的珠玑巷后裔前来南雄寻根敬祖、旅游观光、投资创业。姓氏文化已经成为南雄独具特色的一项文化旅游资源。

  

  图为现场观看南雄民俗表演大型情景歌舞剧《永远的乡愁》

  近年来,南雄市充分借助“姓氏文化”这一品牌,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大力弘扬珠玑巷人“异姓一家、和衷共济、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精神,姓氏文化已经成为推动南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力量。该市每年举办一届姓氏文化旅游节,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珠玑姓氏文化的内涵,广泛开展姓氏文化的研究、交流与推广活动,大力打响“中国姓氏文化名都”品牌,使“姓氏文化名都”成为南雄最具特色的一个文化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贤达尤其是珠玑巷后裔关注南雄、关心南雄、投资南雄、建设南雄,将姓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南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图为南雄第二届姓氏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美食节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以来引进乡贤投资近2亿元,招商项目达20多个,并拉动了旅游快速发展,南雄去年接待旅游人数277万人次,增长26.5%;旅游总收入19亿元,增长27.7%。为此,该市今年以来明确“建设生态名城”战略定位,以“打苏区牌、走生态路”为主体思路,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旺市、民生优先、生态城乡、姓氏名都、法治南雄”六大战略,以镇村“十个一”和“四个一”亮点工作为抓手,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图为南雄第二届姓氏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家训进万家”活动

  本届姓氏文化旅游节时间跨度长,活动规模大,活动内容多,社会参与度广,为此该市对第二届姓氏文化旅游节提出了活动更精彩,环境更优美,服务更周到,安全更保障,交通更顺畅,工作更到位的要求。该市对此次姓氏文化旅游节活动进行了精心组织安排,举办了南雄美食节活动、图书展销活动和南雄特产品展销活动等,珠玑巷各姓氏将依序开展姓氏联谊、纪念、祭祖活动。该市还精心组织编写了《大美南雄》一书,让外界更好地认识南雄、推介南雄、宣传南雄,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并举行了南雄泉水谷漂流度假村开业暨广东省“康绿宝杯·醉美南雄”摄影大赛开镜仪式,作品征集范围是反映南雄千年古城为主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文化活动及南雄境内其他经济社会取得成就等方面的作品,获奖作品最高可获得万元奖金。同时,举行了百名作家走进中央苏区南雄大型采风活动。活动结束后,将百名作家采风成果编辑一套红色文化丛书和两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即以南雄姓氏文化为题材,反映珠玑姓氏文化的长篇小说。(张卿雄)

  

  图为国务院原参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致辞并现场赠诗

  当天出席仪式的领导嘉宾有:国务院原参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国家旅游局巡视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所研究员唐洪广;文化部海外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主任白国庆;国家图书馆研究员姜亚沙;全国人大环资委副司长王建礼;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会建设司副司长汤普苏;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杨宜勇;中国信息协会能源分会副秘书长田自元;北京韶关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朱庆谦;广东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执行会长、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佀志广;广东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会长、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黄创强;省政协副秘书长邵忠;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委副主任李茂停;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建渝;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温燕霞;广东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执行会长、广州市交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何健桦;韶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柳琛子;韶关市政协副主席兰茵以及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旅游局、文联、作协、书法家协会、书法院、民间艺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等部门的领导嘉宾;韶关市文广新局、旅游局、丹霞山管委会和韶关南雄经济促进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部门的领导嘉宾;韶关各县(市、区)以及江西省全南县、大余县、信丰县文广新局、旅游局等部门的领导嘉宾;和邀请的各地广府人、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商会嘉宾以及韶关市文广新局、旅游局,丹霞山管委会领导,韶关市南雄籍的老领导,各县(市、区)文广新局、旅游局领导;南雄市在家四套班子领导,市直副科单位主要领导、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参会领导以现场为主)

  

  图为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联谊会会长、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致辞

  南雄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是省历史文化名城,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广府人的祖居地。南雄姓氏文化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从珠玑古巷迁徙出去的姓氏达176姓,其后裔有七千多万,遍布海内外和港澳台地区,是岭南姓氏名都、寻根圣地。如今每年有数百万的珠玑巷后裔前来南雄寻根敬祖、交流联谊、旅游观光,有的还主动寻求合作商机,在南雄投资创业。姓氏文化已经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图为众多珠玑后裔和游客在姓氏墙拍照留念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南雄过“姓氏节”传统由来已久,据考证有100多年的历史。为把这种分散、单一、无序的姓氏节转变为集中、多元、有序的姓氏文化节,把姓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我市决定每年举办一届姓氏文化旅游节,大力实施“姓氏文化名都”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去年11月我市成功举办第一届姓氏文化旅游节,今年是第二届。举办姓氏文化旅游节,一方面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南雄姓氏文化既保留了尊祖敬宗的思想内核,又蕴含了“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等优秀传统美德。举办姓氏文化旅游节,就是对姓氏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就是要强化民族意识,激发人们爱国爱家情怀,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是大力打造姓氏文化名都品牌。举办姓氏文化旅游节,广泛开展姓氏文化的研究、交流与推广活动,就是要大力打响“中国姓氏文化名都”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贤达尤其是杰出乡贤关注南雄、投资南雄、建设南雄;再一方面是大力推进南雄“大旅游”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形式,引进珠玑巷后裔前来南雄投资旅游产业,提升了旅游产业的水平,推动了南雄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