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刘湾聂氏族谱前言
水从源出,木由根生。聂氏同根同脉,天下聂氏无二姓,海角天涯聂氏同根延伸。托祖先之功德,本人有幸成为本村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毕业后牢记报效祖国,不忘父母生养的艰难,不忘兄长培养的无私奉献精神。从小喝西凉湖水长大,西凉湖的鲜鱼、莲藕、菱角等为聂氏宗亲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资资源。家乡父老和兄长们的吃苦耐劳、纯朴善良的精神和品德教育了我,促使我要向他们学习,成为一个艰苦奋斗、努力向上,与人为善的人。本人平生无大志,对家乡,对父老兄弟没有什么贡献和帮助,深为惭愧。西凉刘湾聂氏属西凉始迁祖千一公六支中下份。第三十六代之前处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战争不断,经常灾荒,代代都是农民,难得温饱,更是无钱读书。民国年间,只是少数几家有点田地,也是逃避兵役、难交租粮税金,识字人不多。一九八九年己巳年第八次修订时,因我族四房宗谱文革时期作为“四旧”被烧毁,故没有参加。一九九二年壬申年二月重修,主修恩发、承量、恩孝。协修:承文、承信。西凉刘湾聂氏以公正公为一世祖,由公正公而下作条分系列。二十九世孔贤公(文派),三十世兴邦、兴贵公(文派),三十一世聂印公,三十二世宪材公,三十三世得毓公、德魁公、德颂公。一九九二年旧谱重修的手抄本注明我族由江西瓦扎街迁入,比较可靠的有江西永丰县《聂氏族谱》记载:赤壁始迁祖和湖南沅江始迁祖是同胞兄弟,沅江族谱记载祖籍地是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宋理宗时公正公分居丰城铜钉堎,到明洪武末年仲谦公始迁沅江,其中兄迁蒲圻。又记载:从始祖一世起至十三世昭公为代王太傅,文帝十五年诏赐河东田宅号河东大夫,秦朝置群,此公之后大概都出自河东,此公乃封地之祖,其后裔二十六世丹阳太守为江南聂氏显祖。友公子二:师道、师德。江西绝大多数聂氏均属此二公后裔。蒲圻聂氏系江西迁出。这就是河东堂考。经考证,西凉始迁祖千一公是由江西南昌府丰城铜钉堎富州吉圹(即现江西丰城铜钉堎登仙乡第四都)。西凉刘湾聂氏宗族支下六份:千一公:西凉;千二公:崇阳;千三公:(不详)。千一公下支:伯通、希仑、希美。千一公支下六份:上份:大屋咀;中份:大屋咀、聂砖;下份:大屋咀、刘湾、聂家湾、吴家埫、坪下;西份:竹林湾、西头;下下份:乌龟咀、后街头;上上份:大屋咀、苏家咀;西凉聂氏旧派语:前派语自二十七世至三十一世以聂字为派,俊遵楷夫旧编,自三十二世材字派起句,又增新派,共三十二派。材德世济 其美克昌 学遵孔孟声振家邦 经纶功立 忠厚择良光宗耀祖 华国文章西凉聂氏丁酉年旧派语:世泽承恩远 诗书运自昌 家声宏继起先绪定辉光 明道怀贤士 传心本义方朝庭敦正学 华国美文章江南聂氏合谱后统一新派语。新店、西凉、咸宁、通城各宗支以恩朝为同派,并截上述同派,子孙诞世按统一新派语,江南瑞翰之顺序取字。江南瑞翰 兹润长享 仁昭义正光大辉先 善迁锡福 兰桂芳腾新勋自树 俊哲效传 蔚为梓邦和顺谨谦 广展经委 誉振中原志守楚理 天奉万年经过多年的思考,翻阅多家族谱,几经修订才有了今天的版本。为此得到了很多宗亲的鼓励和帮组,中华聂族宗亲协会会长聂光永先生在百忙中打电话鼓励我努力完成这项有意义的工作;江西省聂族宗亲会会长聂春生先生到处为我查找资料,并亲自陪永才到丰城和樟树寻根认祖,从当地族谱中查找赤壁始迁祖的资料;随州文化局聂世敏局长主编的随州《聂氏族谱》很多宝贵的文献资料对我启发帮组很大。在编修过程中,几次征求意见,本族承明、恩发、木兰(恩立)、远军、恩茂(新发)等大力赞同,并予以热情鼓励;特别是承明在收集二、三、四房聂族成员资料方面,远高在文字修改、编排和打字方面,远飞多年来为编修提供和打印装订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这些都是我决心独立完成编修本族谱的巨大动力。本次修编为二十九世孔贤公世系。时代在进步,观念要更新,宗谱编修时作了如下修正:一、从三十七世恩字派起,登记全名、学历、学位、职称、定居地。包括配偶也登记全名、籍贯、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定居地。二、三十七世后子、女也一律登记全名、出生年、月、日、时辰、学历、学位、定居地。三、从三十六世起,出生年、月、日统一用公厘(注明对照农历时间)。四、以此族谱为版本,建议每隔二十年小修一次,每隔五十年要大修一次。随着现代的通讯联络工具和信息传递存储方法的不断进步,以后重修族谱是不会困难的。不要多年失修,中间出现断层,这样会造成无法挽救的千古遗憾。我们这一代人是承前启后的,年青人大多数在外发展,忙于事业和家庭,对宗族历史不了解、不熟悉,他们也无心顾及此事。他们的儿女取名,也没有遵循宗谱规定的辈分派语,现在不抓紧抢救这件工作,几十年后子孙们就无法完成。今后子孙中必有成大器者,事业有成,看到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不少名人经常举办寻根认祖、宗亲联谊等活动,就是平淡一生的人,到了怀念父辈,牵挂子孙的年岁,也会感到宗族传统,本族亲情的必要性,想以此来激励后代进取,联谊亲人共勉。到那时,如果无史料可查,世系不清,长晚难辨,亲疏莫分,不仅觉得万分遗憾,同时也会责怪和埋怨近代前辈愚昧无知,没有素质,不懂族谱文化对子孙后代的重要性。坚信子孙后代一定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繁荣昌盛。寄希望于未来,寄希望于子孙。 恩 财二00九年己丑年十月初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