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密村名溯源:聂家庄
聂族氏志
“聂家庄,朝南门,吃了饺子捏小人”——这是民间关于聂家庄的一句民谣。作为“高密三绝”之一的聂家庄泥塑远近闻名,据《高密县志》记载,民国期间即远销平度、诸城、胶县及胶东半岛等地。有关聂家庄(现分为聂东、聂西两个村)的来历,据聂西村聂希蔚老人介绍,聂家庄的祖上是大约400多年前从济南北镇蒲台迁来的,起初落户李仙村南端,大约经历了六代一百年左右,由于现在已无法考证的原因,聂姓由李仙迁往一公里之外处定居,取名聂家庄。
据说聂家庄的先辈为了糊口,曾带领全家老小在诸城一个大财主家当长工。这个大财主家可谓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妻妾成群,但老财主却经常愁眉不展。有一次先辈忍不住问财主:“您的日子过得这么好,难道还有什么愁?”老财主叹了口气:“哎,财是死宝,人是活宝,我家几代单传,到了我这辈上,儿子都三十多了,妻妾娶了好几房,到如今我也没抱上孙子啊!哪像你,四个儿子一个比一个精灵,真喜人!”聂氏先辈听了,灵机一动:何不利用祖上的小手艺戏弄戏弄这个平时不可一世的老财主?于是他就对老财主说:“下人有个办法:您若信得过下人的话,就让大少爷和下人同吃同住同干活一百天,每天虔诚祷告,一百天之后,沐浴更衣,选一个他最得意的妻(妾)同房,保证让您抱上孙子!”
老财主尽管心痛儿子,但为了“子孙大计”,也只好忍痛割爱,让儿子和长工一起吃住、干活。因为多了个“帮手”,聂氏先辈就把腾出来的时间放在另外一项“大工程”上:捏泥娃娃。他找来上好的泥土、颜料,拿出看家本领,精工细做,历时九九八十一天,捏制了一个非常逼真的大胖小子,然后上色、晾干。到第一百天上,交于财主的儿子,让他拿到自己房间里供奉着。无巧不成书的是,第二年,老财主果然得了一个孙子。为了表示庆贺,孙子过百日时,老财主大摆宴席,亲朋好友也都赶来祝贺。酒酣耳热之际,老财主还把聂氏先辈请到上座,并给了他不少钱物以表谢意。从此,聂家庄泥娃娃名声大振,十里八乡都慕名而来。聂氏先辈辞工回家后便铺开摊子,专门干起捏泥娃娃的生意。后来辈辈相传,技艺越来越高,品种也从泥娃娃扩展到泥老虎、泥猴子等越来越多。
由于聂家庄之“聂”与捏泥人之“捏”谐音,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以为聂家庄是因为捏泥人有名气,而叫聂家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