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区下聂村:红白喜事不收礼 省下钱来孝孤老
红白喜事不收礼 省下钱来孝孤老
红白喜事请客不收礼,村民一起出资为80岁以上老人集体过团圆年……抚州市临川区嵩湖乡下聂村以红白喜事简办为切入点,在全村开展“红白喜事不收礼,多花精力孝孤老”活动,树起了乡风文明新风尚。
为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文明,下聂村制定了《红白喜事办理事宜的指导意见》,对农村婚丧喜庆事宜的场面、菜谱、请客送礼等方面均提出了建议,鼓励村民红白喜事不收礼,程序一切从简。为了使这一意见得到村民的支持,该村还将红白喜事不收礼写进了该村的村规民约,立在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的文化墙上,让这一理念深入人心。
“这个做法真是好,都是乡里乡亲的,就是图个邻里和睦,收礼就没有了人情味,而且容易形成攀比造成浪费。”今年81岁的老人聂子明是红白喜事不收礼的积极倡导人之一。去年年底,老人家喜事连连。儿子乔迁新居,孙子结婚。按照以往,要摆两次酒宴,至少超过40桌。聂子明和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一起做儿子和孙子的工作,希望他们一切从简,不要大操大办。“酒席办得风光并不代表什么,做人好不好关键在平时。”一席话让年轻人转过了思想的弯道。最终,老人的儿子和孙子一起才办了16桌酒席,菜谱也简单客气,村民们吃的开心。酒席散后,父子两算了一笔账。虽然整个酒席没有收礼,但是如果按照以前的标准,还是省下了1万多元的花费。
红白喜事不收礼,不仅积累了人情,而且省下了开支,越来越多的村民自觉地履行了这一规定。村民聂忠华这几年在外面承包工地赚了不少钱,也交了很多朋友。今年正月,他自己的新房子建成准备大摆筵席,在村里风光一把。但是,在参加了村里其他村民一些酒宴后,他打消了大操大办的想法。村民聂文彬、聂友彬、聂顺彬等在大家的影响下,都简单地办理了自己家里的喜酒,没有一家收礼,也没有造成铺张浪费。
下聂村红白理事会会长聂文明说,红白喜事不收礼,杜绝了大操大办,省下了精力和开支,大家有更多的时间用节约下来的花费孝敬村里的老人。谢爱梅是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101岁。去年国庆节,村民一起出钱,为老人祝寿。大家请来全村的男女老少,为老人度过了一个最为难忘的生日。村里有25位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为了孝敬他们,村里每年出钱请他们一起到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集体过新年,并为每位老人发放100元的红包。“看着老人们聚集在一起露出的开心笑容,我们年轻人都觉得非常值得。”聂文明说,在老人们一起过年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求村里的年轻人和小孩一起学习忠孝礼仪等传统文化,从小让他们懂得孝敬老人的理念。村里把聂氏家谱上面记载的祖训雕刻在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上,供村民学习。祖训共八句话,涵盖忠孝、节俭、礼仪等各个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接近。
来源:江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