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欢口镇聂胡同村

2025-02-03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欢口镇
 
 
 
 
 
 

聂 胡 同 村


聂胡同村是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欢口镇下辖的行政村,邮政编码221711,现有人口约400人。该村东依复新河,西接于堂村,村落呈西南朝向狭长布局,因巷道曲折易致方向辨识困难。

    明末清初聂应瑞从山西翼城迁徙至此建庄,六世祖聂学德分支形成现村格局。清代隶属徐州八属,历经民国时期多次行政归属调整,2000年并入欢口镇前属沙庄乡。

   农业以水稻、小麦种植为主,1990年代至2013年间曾以种桑养蚕为主要副业。村内现存聂、于、谢等八姓聚居,聂姓约占半数。

距离欢口镇4公里。

距离欢口镇聂庄3.8公里。

距离江苏丰县26公里。

距离徐州市85公里。

距离山东鱼台县14公里。

东依复新河,西接于堂村,南临十字河,北望六垅庙。

村    史

     聂胡同,古代为聂衚衕,有据可查的文字记载是在聂氏族谱上1948年的修谱上,摘录聂胡同村清朝道光年间聂学德碑铭文。


     有谐音的写法或称呼还有聂古洞、聂古同(外人不识繁体字,只取中间的简化字,村前的排灌电站就是写的聂古同排灌站)、聂东。


《翼城县志》记载聂宣。成化八年岁贡,任濮州州判,(濮州明代隶属东昌府管辖),东郑村人。


《濮州志》康熙版卷二70页与乾隆版卷二47页都记载:州判,聂瑄

(宣),翼城人,监生,弘治四年任。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弘治十三年(1500)三月"丙寅命铨山西等处带俸都指挥佥事,熊冈李清盛镗、聂宣、徐继陈瑄于各都司管事,冈浙江、清江西、镗河南、宣福建、继四川、瑄狭西"。


《建宁府志》嘉庆版卷之五,三十四页。聂瑄(宣),福建都司佥事。


明末清初,万历年间,聂宣的玄孙聂应瑞游学定居丰县。在欢口镇建立聂庄村。


书香门第,人丁兴旺。在传六世祖聂绍存,有二子,长子聂学礼住河东唐庄村,次子聂学德住河西,聂学德字慎先,配于氏,生二子,郁文、郁华。郁文迁居沛县东张庄。


郁华生子九官,九官配于氏,生二子,先亭、先科。先亭配李氏生三子,金环、金月、金奎。今村上聂姓皆是其三支后人。这就是聂胡同村的来历。


聂氏属河东郡望东堂。欢口镇聂庄分支。


胡同一词最早是蒙语“水井”的意思。现在逐渐理解为巷子,由于逐年开复新河(古代称玉龙河),村民因地制宜,住宅狭长紧凑。依河而建,不同于其他村落的南北朝向,而是偏西南朝向。一般外人进村会迷路不好辨别方向。目前聂氏住宅风格也是窄巷长排。


聂姓占村人口近一半。村有八姓,和睦相处。聂、于、谢、王、张、刘、李、汪(已无)。

隶      属

清代,隶属徐州,与铜山、邳、睢宁、宿迁、砀、沛、萧七县合称八属管辖。

民国27年底-34年(1938- 1945)秋,隶日伪淮海省管辖。

民国29年(1940)6月-11月隶属苏鲁豫区行署管辖。

29 年12月-31年10月(1940.12-1942.10)改隶山东省湖西地区行署管辖。

31年10月-33年6月(1942.10-1944.6)改隶冀鲁豫六行署管辖,

33年6月-34年8月(1944.6-1945.8)改隶冀鲁豫十一行署管辖。

民国34年 8月-35年3月(1945.8-1946.3)隶属苏北办事处管辖。

35年(1946)3月苏北办事处撤销,改隶冀鲁豫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9年8-9月,隶山东省台枣专署管辖。

1950-1953年1月,隶山东省滕县专署管辖

1953-1982年,隶属江苏省徐州专署管辖。

1983年属徐州市人民政府管辖,迄今。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