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坪聂氏民居
2015-09-22
杨家坪聂氏民居
杨家坪聂氏民居坐落在东巩镇铁家垭村一组,隔漳河与巡检镇小漳河村相望,距东巩集镇17公里。
聂氏民居位于杨家坪大银杏树下,坐北朝南,为土坯实心墙体,木质二层楼房,天井小四合院,上下两层共有房屋24间。
聂氏民居因为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和关怀,并将永远载入史册。
1931年4月1日,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从荆门育溪河、保康进入南漳,驻扎在巡检、东巩、肖堰一带,红三军经理处(相当于后勤处,专门负责粮草、弹药筹集)就设在杨家坪聂昭甲的家里。红军来后,住在杨家坪对岸董家岗(相距约1.5公里)的聂志仁、聂志义、聂志理、聂志信四大地主闻风而逃。
杨家坪聂氏民居房主聂昭甲及长子聂志聪、次子聂志明经过红军的教育和帮助,认识到贫苦农民只有团结起来,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才有好日子过。于是积极帮助红军带路、帮助红军送信、帮助红军筹集粮食和枪支。他们父子三人利用在聂志仁家当过长工和打短工对聂志仁家环境熟悉的有利条件,从地主聂志仁家背回来四背篓大米和一背篓腊肉、腊鸡、腊鸭等食物交给了红军经理处,聂昭甲并将其次子聂志民在聂志仁家当家丁背的一支长枪主动交给了红军,受到了红三军经理处的表扬。
这件事很快被聂志仁的族兄弟聂志家、聂志全告知了大地主聂志仁。聂志仁对聂昭甲一家恨得咬牙切齿,但碍于红军住在聂昭甲的家里,不敢马上回来找聂昭甲报仇,只好一边联络有钱有势的地主恶霸,一边找巡检的反动势力大刀会,准备找机会杀了聂昭甲一家。
红三军经理处住在杨家坪,一边教育、发动群众打倒土豪劣绅,一边帮助地方建立苏维埃政府,一边帮助部队筹集粮草、弹药。农历3月初6日,红三军经理处在牛王河洲召开农民大会,成立了农会组织,选举张明文任农会主席,聂昭甲任副主席,金祖传为赤卫队长,聂志仕、樊成斌、聂志英、金红云、张仕万、聂志文为委员。农会成立后,聂昭甲带人到聂志仁的叔父聂昭美家征集粮食(聂昭美租种着聂志仁的不少田地),聂志美的两个儿子大骂“聂昭甲是聂家的叛逆,不该把粮食交给赤匪”“赤匪早晚要完蛋……”,并阻挠赤卫队员到他家征集粮食。回到经理处,聂昭甲将此事向红三军经理处作了汇报,经理处决定打掉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于是杀掉了聂昭美父子三人。又过了三天,地痞张元大帮聂志仁从其家中将汉阳造偷了出来,准备送到逃避在外的聂志仁手里,被正在巡逻的聂昭甲发现并报告了经理处,经理处派警卫排长赶到当场枪决了张元大。这两件事被聂志仁的侄子聂在刚、聂在常报告了聂志仁,更加激起了聂志仁等四大地主的复仇念头,恨不得立即杀了聂昭甲。但因为红三军经理处就住在杨家坪聂昭甲的家里,一时难以下手,只好再寻机会。
红三军经理处在杨家坪聂氏民居家里住了半个多月后,接到命令,部队向薛坪转移。为了使部队少走弯路,聂昭甲父子三人主动为部队带路,到达果贺坪后,首长留他们父子三人住了四天,然后与他们分了手,分手时首长把一件皮马甲、一把油纸伞和两块银元交给了聂昭甲父子三人留作纪念。聂昭甲父子三人回到了杨家坪家中。
红三军走后不久,聂志仁、聂志义、聂志理、聂志信四大地主回到了董家岗,他们一边请来一个姓殷的反动教练在家里训练兵丁,一边从外地新买回来七支汉阳造长枪,一边纠集巡检的大刀会,威逼农会委员聂志文叛变投敌,瞅准机会杀掉聂昭甲一家。
农历4月初3晚上,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聂志仁、聂志信纠集巡检大刀会及自家训练的兵丁三十多人,渡过漳河,来到杨家坪,把聂昭甲的家门堵得严严实实,一边拍门,一边高叫“聂昭甲,快出来,老子今天要杀了你全家……”一家人刚睡下,猛听得砸门声,感到情况不妙,聂昭甲连忙叫妻子聂邓氏、儿媳聂樊氏、聂王氏带着三个不大的孙子(分别为三岁、二岁、一岁)从后门逃走到大道邓家去暂避一段时间。聂志仁等见半天喊不开门,便指使大刀会用大头刀劈砍聂昭甲的大门、门槛,破门而入,将60多岁的聂昭甲、40岁的聂志聪、36岁的聂志明、16岁的聂志亮、9岁的聂志锐五人用绳索捆绑后推到大门外漳河的河滩上,一边用马鞭抽打聂昭甲一家人,一边派大刀会及家丁到别家去,把参加农会和帮助红军办事的聂昭莫、聂志刚、聂志常、聂志诚、聂昭柱及妻子聂闫氏共六人一起捆绑抓来,与4月4凌晨将这十一人全部杀害在漳河河滩上。随后将聂昭甲家财产什物一抢而光,牵牲口,赶牲猪,还把聂昭甲的田地分给了自己的几个佃户。
过了三个多月,聂邓氏才带着儿媳聂樊氏、聂王氏及三个年幼的孙子偷偷的潜回家中,还未从悲痛中完全清醒过来,聂志仁就又带着大刀会赶了过来,准备进行第二次屠杀。聂邓氏死死地顶住门栓,掩护儿媳聂樊氏、聂王氏带着孙子逃命。聂志仁见家里只有聂邓氏一人,因为惧怕聂邓氏娘家的势力,不敢杀了聂邓氏,只好作罢。聂邓氏就依靠娘家邓姓家族,向伪县政府状告聂志仁等四大地主残杀贫苦农民。当时邓家在南漳县西南山区是出名的大姓大族,县政府只好将聂志仁四兄弟收监,聂志仁又是求情,又是出钱,大把大把的银子交给了县长,县长才替聂志仁找了个借口,将替罪羊聂志信判死刑、聂志刚判无期徒刑了事。
可怜的聂樊氏、聂王氏带着儿子逃到彭家湾姑妹子家,依仗彭姓大族,在那里一住就是十一年,不敢回家,直到聂志刚被判死刑后,才回到杨家坪家里。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南漳县党史办也根据史料的点滴记述,找到了当年才两岁的聂在志及其母亲聂樊氏核查了有关情况,中共中央办公厅也曾来信询问此事,但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苦于证据证物丢失,一直没有给聂家一个明确的定论,而以家族宗派势力相互残杀结论了事。只可惜聂昭甲一家五口在天之灵不能瞑目。即使如此,红三军经理处写在聂家墙壁上的“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劳苦工农们革命谋解放必须建立苏维埃政府”、“没收豪绅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与失业贫民”等宣传标语,这些依稀可辨的字迹以及这段红色的历史、悲壮的经历将永远铭记青史。
撰文 叶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