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卫反击战烈士——聂祥德

2022-02-09

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

 


 
 
 
 


 

聂祥德


聂祥德,男,一九六二年二月生,黔西县人,初中文化程度,一九八二年一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35107部队43分队给养员,中共党员。一九八四年八月三十日在云南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光荣牺牲,时年二十二岁。


聂祥德出生于黔西县雨朵镇平坝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兄妹中排行第二。他从小热爱劳动,孝顺父母,爱戴兄妹,是家庭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不可缺少的帮手,是父母离不开的主心骨,在邻里和乡亲中享有美誉。聂祥德的母亲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激动地说:“祥德这孩子善解人意,老人和兄妹们想做还没有做的事情,他都先想到了并且做了,他虽然离开我们几十年,但却常常感到他还在我们身边,还在和我们一道劳动和说话。”老人一边说着一边眼睛有些湿润,笔者连忙岔开话题。聂祥德读小学时正是我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就读的平坝小学和很多学校一样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教学很不正规,但他学习却很认真,很专一。他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成绩很优异,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小学毕业后,考入当时的雨朵区中心学校雨化小学初中部学习。一九八0年初中毕业后,他看到父母亲身体不太好,便放弃了读高中,回到家里务农。一九八一年冬天,国家征兵宣传工作开始后,他产生了当兵入伍、扛枪卫国的念头。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亲,得到了父母亲的支持。他报名应征后,很快就顺利地通过了体检和政审。

一九八二年一月,聂祥德如愿地入伍到了部队,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5107部队(步兵11军31师93团10营3连)当战士,与黔西籍老乡邹凡祥同在一个连队。在部队上,他尊敬首长,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战友,谦虚谨慎,认真学习,刻苦训练,经常受到连队的嘉奖和表扬。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他机智灵活,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取得了一次次显著的战绩。

一九七九年,越军在遭到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勇猛还击之后仍然不甘心其失败,他们经常在我边境骚扰,打死打伤我边疆军民,并于一九八四年先后侵占了我边防老山、者阴山、扣林山等地区。一九八四年七月末,35107部队奉命开赴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地区布防作战。1营3连的的主要任务是攻打老山地区协马山的913高地。3连在接到任务后,秘密潜伏到913高地敌阵地前沿,向敌人发起了突然的猛烈攻击,越军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只得丢弃阵地逃走。聂祥德在这次战斗中表现英勇,作战顽强,受到了营连首长的表扬。这次战斗以后,他被连队提升为给养员,负责全连的生活安排。


在我军夺取913高地以后,越军进行了多次反扑,并炮击了913高地,造成3连多名战士牺牲。收复老山只是整个战争的开始,接下来的数月防御作战才是我军最残酷的经历,它给聂祥德和战友们的身心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在那一百多个无眠的日日夜夜里,聂祥德和战友们的人生被高度浓缩在不足十平方米的猫耳洞内,这是一场真正的炼狱。1984年7月12日,历史应该记住这一天,这是老山战区历史以来最为激烈的一次大规模战斗,这一天对越南当局是黑色的灾难日,一意孤行的越南当局置中国政府的申明而不顾,一再制造流血事件,占领中国领土,不惜出动侵略柬埔寨的王牌师北上妄图收复被解放军攻克的阵地,忍无可忍的我军将士再次对越南实施沉重打击。一九八四年八月三十日,为了拔掉敌人火炮阵地,上级指挥部决定由3连派人配合团特务连的侦察员潜入敌方阵地捉“舌头”,以便了解敌人火力配备情况。聂祥德向连首长请战,要求参加这次捉舌头的任务,其他战友也积极请战。连首长决定聂祥德、邹凡祥、李玉富、张志华4人组成临时行动小组,由8班副班长邹凡祥担任组长,配合特务连的同志完成捉“舌头”的任务。当邹凡祥带着聂祥德等3人从猫儿洞出来,向他们交待任务准备动时,913高地又遭到了敌人的炮击。敌人的一发炮弹正好落在他们的身旁爆炸,行动组长邹凡祥,组员聂祥德、李玉富当场牺牲,组员张志华被炸成重伤。


聂祥德同志牺牲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三等功一次,授予立功奖章一枚。所在部队党组织根据其生前的申请,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追认聂祥德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云南省西畴县人民政府将其安葬在南疆革命烈士陵园。

(陈德文收集整理)

来源:黔西发布

原创:黔西市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