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

2016-01-05 12:48 聂族氏志

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

《聂贞妇辞》

聂斐斌

谁云蜀道难?郎君从此去,易去亦易还!何事归期误?一误五十年,岗头望眼穿!分钗不再合,破镜岂重圆?所天在何处?隔断巫山路;染纸血痕腥,有鸿飞不度······

自郎出门前,未敢理丝弦;夜问灯花信,灯花不肯传;或存与或没?音书两断绝!生亦不同衾,死岂能同穴?门无五尺童,家无升斗舂;一死妾心甘,姑在义不容。妇职兼子职,为郎报罔极。不求心郎知,但求妾心实。

妾非红颜姝,如何命亦孤?生离即死别,有夫亦孀居!孀居太酸楚,未若关山苦。妾作易地观,肯为他乡贾。年年江月明,夜夜杜鹃啼。江月为谁照?杜鹃为谁鸣?一段相思情,幻作相思梦;相思梦未成,枕上泪常冻。霜花容易落,霜草容易摧。化蝶随郎去,化石待郎归;两鬓尚封帛,为郎亲手结。嘱语殓殡人,泉下与郎拆。

郎命长,妾命短,郎闻妾死心应软;妾命长,郎命短,悔妾迟死妾负郎。念念妾心肠!

此文系清乾隆年间,双厚聂族均柱公房聂思斗公之妻邹氏70岁生日时所自创。后人评述此辞时,称是“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在邹氏生日的50年前,新婚不久的聂思斗因到四川看望并试图营救被强制移民蜀地的表兄弟,而只身入川。谁料一去不复还。

据当时的分析,聂思斗其人也很可能被强制入了蜀籍。最苦的是邹氏太婆,无儿无女地苦守了一生的活寡。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