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姓氏志---聂姓
2015-09-22
永安姓氏志
第三十八章 聂 姓
第一节 源流
一、姓氏渊源
聂氏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其来源有二: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魏国有大夫封邑于聂(即河南清丰县北),其后代子孙遂以聂为姓,称为聂氏。另据《姓氏急就篇》介绍,春秋时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荏平西),是齐国的附庸,即聂国,其后入便取地名聂城中的“聂”字为氏,称作聂氏。郡望河东(今山东省夏县北)。永安聂姓郡望河东。
二、入永与定居
明建文三年(1401年),聂智观从江西临川县迁到永安贡川定居,为永安聂氏始祖。
三、迁移
聂大荣,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迁到永安新街后人丁兴旺,人称“聂半筏”。
聂家炎,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迁三明莘口镇,后裔播迁到三元区岩前镇星桥村。
聂大勋后裔于清道光年间迁莘口镇沙阳.后裔播迁到台湾。
第二节 分布
永安聂氏现有人口400人。主要分布在城内和贡川镇攀龙、观成村。
第三节 谱牒
贡川《聂氏家谱》
始纂于明万历年间,由三世奠和以笔记形式记下家谱。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七世端淳、会祖编纂成谱。清光绪九年(1883年),由十世应齐主编。谱中有新旧谱序、世系、世录、祠图、坟图、圣谕、世传、蒸田、科田、家规、服制、寿文、谱跋等内容。1997年秋,由十三世诗易倡议,诗简督理。书职、书木、书同、书流、报钦、振竹、振秋采访.书授、书烈主编。
第四节 文物
一、祠庙
贡川聂氏家祠位于贡堡南郊(巫峡头)。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由聂升捐资重建。清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门表被毁。1989年重建。
二、墓葬
贡川聂氏始祖智观墓座落在贡堡西坑大墩后坟,已山亥向。有坟菇。
三、锦墩
位于贡堡北郊,建于清乾隆年问,由聂升倡建。
第五节 人物
一、古代
聂文潭,贡川入,明万历年间举人,曾任江南留守伟仓大使、淮安府清河县主簿。
聂儆(1660一1743),字允功,号桐川,贡川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举人。曾任河南开封府阳县知县、山西平阳府河津县知县。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朝廷封他为文林郎,升任户部广西司额外主事。后被授刑部江南清吏司主事。《永安市志》有传。
聂大勋(1685—1742年),聂做次子,字元昭,号东岩,贡川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考取贡生,先后任宁波府、常州府和湖北安陆府通判,后升任德安府同知、广东高州府知府。因政绩卓著,清乾隆三年(1738年)被授予中宽大夫,加三级,并署高、雷、廉兵备道印务。乾隆七年t 1741年)病卒于羊城公署。《永安市志》有传。
聂升,字初晖,贡川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4年)举人,劾(chi)赠文林郎山西平阳府河津县知县。平生好善乐施,茸先贤祠,建锦墩,造砂笔,为卡分(f6n)榆计不惜巨资。尤精医。《永安县志》有传。
聂笃忠,署四川邓井关、葫芦溪县丞。
二、现代
聂诗维(1882—1943),字少川,城内燕东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考取拔贡。生性耿直,不阿权贵,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曾出任永安县教育会会长、永安县立培根、集成小学校长及中学校长。早期留法博士黄曾樾、曾任永安县长陈文孙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他一生爱好诗词,精工书法,赋有手抄《课余吟草》18本。省会在永期问,海军上将萨镇冰曾书写“柳絮狂风疑雨雪,香风徐动觉开梅”赠他。《永安市志》有传。
聂书展,永安人,永安一中,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