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洞旮旯儿睡觉
喇嘛庙是蒙古地的一个十分繁华的大型集镇,不但商贸兴隆。特别是制革和毛纺手工业更为发达。许多内地的商户都纷纷到这里投资办厂。
太爷想放牛挣钱,因岁数太小没人雇用。返回喇嘛庙还想找点儿活儿干,寻个安身落脚之处,他又问了许多店铺作坊,仍然没有找成。没办法,只好流浪街头,讨吃要饭。
他白天沿街乞讨,晚上就在一家作坊的大烟洞旮旯儿睡觉过夜。在烟洞旮旯儿睡觉,这夏天还可以,秋天也勉强,可是到了冬天就过不去了。每到晚上铺是没的铺,盖是没的盖,穿的破衣烂衫,冻的嗦嗦发抖,实在难以忍受。俗话说:“未从数九先数九”,坝上的冬天一天比一天冷。这伙房的大师傅怕把这个讨吃孩子冻死在他的烟囱旮旯儿。曾经撵过太爷好几次,不让太爷在他这个烟洞旮旯儿睡觉。但是太爷没处去,每次都是前脚撵走,后脚又回来了。这大师傅一看撵也撵不走,后来也就不撵他了。
有一天晚上特别冷,在伙房热炕上睡觉的大师傅半夜里被冻醒了,醒来之后,一下想起在烟洞旮旯儿里睡觉的那个小讨吃孩子来了。他心里想:“啊呀,这可不好,今儿个晚上这么冷,在家里睡觉都被冻醒了,那个小讨吃肯定是被冻死了。”想到这儿,这个大师傅就赶紧穿上衣服跑出去看太爷了。他走到烟洞旮旯儿借着月光一看,太爷正背靠烟洞,在那儿坐着呢,头上捂了一个破棉帽子,上身围了半张破羊皮,下身用莜麦秸围着。
由于天冷,太爷冻的根本就没有睡着,他看见大师傅向他走来,就着急和这个大师傅打招呼:“爷爷,你今儿咋这么早就起来了。”大师傅说:“我以为你冻死了,快起来跟我进家去吧。”说着就把太爷拉起来领进了伙房。大师傅就对太爷说:“快数九呀,从今儿往后你就来这灶火坑睡吧,就别在那烟洞旮旯儿睡了,可小心把你冻死了。”太爷点点头说了声“谢谢爷爷。”
这大师傅老汉把太爷叫进伙房,虽然让他睡在灶火坑里,但是可比那烟洞旮旯儿暖和多了。太爷从心眼儿里感谢这位大师傅。每天五更,大师傅起来做饭,太爷也就起来帮忙,替大师傅掏灰、抱柴、挑水、烧火或者洗洗山药、剥剥葱等,做点力所能及的小活儿。做完了活儿,便不言不语地离开伙房,到街上要饭去了。他从来不敢吃这个伙房的饭,生怕引起东家不高兴,给大师傅招来麻烦。
进入腊月,天更冷了,躺在灶火坑地下睡觉还是冷的不行。这老大师傅看太爷冻的可怜,又把太爷叫到炕上,让太爷在那顺山大炕的后炕旮旯儿睡觉。
在这位大师傅的关心照顾下,太爷总算没有冻死。严冬一过,便迎来了一个温暖的春天。
元宵节后回家过年的师父和徒弟们都陆续地返回工厂,工厂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转载于《三里墩聂氏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