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桥
桥名:聂桥
位置:安徽省亳州市聂桥村西北湾
来历:住的多是聂姓人家,故取此名
形状:拱形石桥
年代:宋代
材质:石桥
位于:谯城区大杨镇大杨集聂桥村
拆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特点:力学的运用,工艺的奇妙
传说:小鬼在正午出来活动,此时人的阳气最弱,容易被鬼妖所乘。
聂家老屋
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聂家老屋距岳西县城60公里的鹞落坪,因地形险要、峰顶有块巨石如鹞子而得名。在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坐落着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聂家老屋
亚腰形银锭
亚腰形银锭,为宋代银质货币。共 7 件,均呈扁平亚腰状,两端略呈弧形,正面中
部戳印铭文,背面密布蜂窝状铸造孔。
1号:长16.2 厘米,腰宽6.4厘米,两端各宽8.5厘米,厚1.7厘米,重1950克。铭文为 “聂□□” 。
2号:长12.3厘米,腰宽4.3厘米,两端各宽6.7厘米,厚1.5厘米,重980克。铭文两行。右边为: “朱雀门外马安铺真花钱 (? )银” 。左边为 “马安铺出门税。
3号:长12.4厘米,腰宽4.8厘米,两端各宽6.8厘米,厚1.4厘米,重1000克,铭文左右两行。右边为 “聂守出门费。 ”左边为: “聂守真花银□” 。
4号:长12.7厘米,腰宽4.7厘米,两端各宽7厘米,厚1.5厘米,重1000克。铭文 两行,右边为:“聂奉字肥花银聂奉字肥花银。 ”左边为 “聂奉字肥花银聂奉字肥花银” 。
5号:长12.3厘米,腰宽4.8厘米,两端各宽6.9厘米,厚1.5厘米,重1000克。铭文两行,右边为 “聂匠小大郎犭至。 ”左边为 “聂匠小大郎犭” 。
6号:长12.7厘米,腰宽4.7厘米,两端各宽6.9厘米,厚1.5厘米,重990克。铭文两行,右边为 “王九大□出门税东王三□。 ”左边为: “东王三□王九大。 ”
7号:长16厘米,腰宽6.3厘米,两端各宽8.9厘米(左上角被錾去) ,厚1.8厘米,重1980克。铭文两行,右边为 “聂二助银匠 聂二助银匠。 ”左边 “聂二助银匠 聂二助银匠” 。
这 7 件银锭中的前 3 件,1972 年 11 月 28 日出土于阜阳城人民剧场楼基,同时出土有数十斤银器,计有钗、钏、簪、镯、曲圈等还有金器钏、钗等,为窖藏。2 号银锭上有“朱雀门外马安铺”文,应是宋代都城南门外的银铺名。4、5 号银锭出土于利辛县境的阚町段茨淮新河工地。6 号银锭出土于阜阳王店。7 号银锭出土于利辛县江集。7 件银锭大的约 2 公斤,小的约 1 公斤。从其形状,铭文看应为宋代遗物。有 5 件银铤上有 “聂”姓戳记,可知聂姓银铺是宋时开设时间较久也较有名的老铺,另有 3 件刻有 “出门税 (费) ”字样,反映了当时一种特定的赋税方式。上述银铤对宋代货币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藏阜阳地区博物馆。
安徽太湖聂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