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姓?祖先谁?南昌人气最旺的姓氏是?

2016-02-28来源: 江西新媒体联盟

  

  你贵姓

  你的祖先是谁

  你在南昌有多少同宗共祖的亲人

  来来来

  你家姓氏人气到底有多旺

  看看在南昌之声(微信公众号:VONC0791)上的投票就知道了

  

  还不过瘾?来来来,下面,我们来看看南昌有哪些主要的姓氏

  陈姓:天下第一家“义门陈”

  义门陈氏,亦称为江右陈氏、江州陈氏,义门陈是被史学家称为“世界奇观”的天下第一家。因其构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代和谐家庭社会典范而备受推崇。唐宋时期这个家族创造了15代、3900余口、历时332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饮和谐相处的人间奇迹。这使得义门陈受到唐宋两朝九位帝王的旌表,唐僖宗李儇御笔亲赐“义门陈氏”匾额。义门陈氏以其勤劳智慧的义聚实践,成为封建家庭和谐、忠义的典范而名动天下。

  公元1062年,朝廷对田庄达三百余处的义门陈大家族实施大分析(分家),将3900余人分为291庄,分迁全国72个州郡,144个县。公元1063年3月,义门陈人向外迁移,这支迁徙队伍绵延几十里,持续几个月,从此,一家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目前在江西境内还居住着石塘庄、南桥庄、果石庄、黄安庄、赤土官庄等义门陈家族。

  胡姓:华林胡为江西胡姓主流

  梅福可以说是南昌梅氏的开姓始祖,古时滕王阁建筑群内还曾有为梅福建的梅仙亭,现今南昌青云谱依然存有梅福遗迹,旧称梅仙祠。

  梅姓在南昌的分布是以梅福隐居之所青云谱定山梅村为基点,省内外之梅姓皆定山分派(俗称堑巷——梅家巷)向外辐射分布。后其28世后裔迁霞山繁衍,形成霞山梅村,45世后裔入赘朱姑桥繁衍成为现在的朱姑桥梅村,现南昌梅氏依然主要聚居在这“梅氏三村”中。

  梅氏在历史上出现过众多历史名人,如宋朝的梅询、梅尧臣,明清时期的梅鼎祚、梅文鼎,近代的梅贻琦、梅汝璈等等。他们光辉的前贤榜不仅为梅氏后人,还为所有中国人树立了丰碑。

  江西四大望族

  江西涂姓人口集中,豫章郡是涂姓最知名的郡望,源于东晋初年新吴侯涂钦。涂钦享年九十有一,谥忠武。葬于现今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涂坊村西南,原丰城县南乡三十二图,后称“侯墓岗”的地方。

  涂钦近七十岁的那一年被封为新吴侯(新吴西汉为海昏县地)。涂氏谱载:自钦公出镇豫章,受封新吴侯,家族子孙渡江南迁定居豫章后,钦公祖孙三代,显赫辉煌,涂姓成了当地的某名门望族,为世人所仰望。豫章遂成为涂姓郡望。

  五代十国时,涂姓尚有不少人才,文天祥抗元后便逐渐分崩离析了。涂钦被涂姓后裔公认为“江南一世祖”。江西邻近几省的涂姓大多是在宋、明、清三朝分迁过去的。如今尤以广东、江西、湖北等省多此姓,3省涂姓约占全国汉族涂姓人口80%。

  据雷氏文化研究会的雷政介绍,雷姓起源于陕西西安。最早来到南昌的是雷氏族人名雷震,约在公元前970年,雷震助周灭商斩妲己,后被任命为豫章侯,他在42岁时去世,葬在鄱阳,后代辗转迁移到丰城,而雷氏在江西最昌盛的时期就是汉晋时期,在后汉、三国时相继出了雷义、雷同等著名人物。

  此后经过不断地繁衍播迁,雷义、雷同的后代在晋朝时形成了今江西省境的一大望族,史称“雷姓豫章望”。后不断向南北方扩散,其中,豫章人雷焕后裔有一支迁往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后来发展成为当地一大名门望族,于是雷姓又有以“冯翊”为其郡望、堂号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雷姓在南北方都有新的发展,但均以冯翊、豫章为其主源。清朝的时候,雷发达家族世代掌管朝廷建筑,缔造举世闻名的“样式雷”。雷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西、四川、湖北、陕西等省多此姓,四省雷姓约占全国汉族雷姓人口的六成。

  我国罗姓的家族共同标志同样是“豫章”。据《江西罗氏大成谱》载:罗族出豫章西山。汉朝时豫章郡的郡治所在地南昌城,是在大将罗珠的守城兴建完成的,竣工之日,罗珠曾经在城内亲植豫、章之树,并且举家搬到南昌城定居落籍。

  后来,朝廷决定在此设郡,就由于罗珠曾为南昌城手植豫章,为了纪念罗珠的筑城之功,也为了豫、章两种树木已经成为南昌城的特有景观之一,使将该地命名为“豫章郡”,把这个地名,自江北搬到了江南豫章的首城,是由罗氏所建,豫章的郡名,系出罗氏而来;而豫章一地,又很早就是罗氏的主要繁衍中心。

  此后豫章罗氏不断地繁衍壮大,很快成为当地望族。晋朝时,罗氏仍然主要繁衍于长江两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隋唐五代时期,对于罗氏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则逐渐自两湖和豫章地区向全国各地播迁,终于成为大姓。

  来源于楚国的熊姓则走上了另外一条发展之路。战国末年,熊姓子孙后裔仍主要居于湖南、湖北等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熊姓后人多居住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亦有少部分散居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而居住在江西南昌和湖北江陵的熊姓子孙经过长期的繁衍发展,人才辈出,在当地形成望族。所以不少姓氏书上均称熊氏“望出南昌、江陵”。

  唐宋时期,熊姓子孙仍主要居住在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岳州(治今湖南岳阳市)四大姓中有熊姓,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五大姓中就有熊姓。

  此外一部分熊姓后人因为战乱和仕宦等原因陆续迁往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地区。宋初熊姓子孙移居福建建安(今建瓯县)等地,逐渐繁衍为当地望族。王炯尧说,到了近代,南昌熊姓又大放光芒,月池熊家在教育方面卓有建树,如今已成闻名天下的教授村。

  — END —

  编辑 | 朱祚缤

  综合整理,来源:江西日报,南昌晚报,人民网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南昌之声微信公众号VONC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