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贡川聂家祠堂与会清桥的传说
2017-08-17
明朝末年,贡川南门有条溪,因为没有桥,人们来往非常不便。
当时,贡川宗派斗争很尖锐,聂氏家族请了一位地理先生看风水,准备建造“聂家祠堂”。地理先生看后,决定在溪对岸建造“聂家祠堂”。这地方状为“虎形”,就在祠堂左右各设一座水碓,水车日夜转动,好似老虎的眼睛,整日盯着贡川。祠堂前面建一座桥,直伸贡川城,好似老虎的舌头,要吞食贡川。
这事被一个有威望的绅士知晓了。这人懂得一点地理,看出聂家的用意,便邀集贡川其他姓氏,联合商议对策。他们商定在聂家祠堂对面建一座庙字,名为“临水宫”,又在桥面上盖起桥厝,似炮筒,用来治老虎。
这些工程,由一位有名的木匠师傅包去做了。就在建造桥厝时,贡川西门外约七八华里的地方也需建造一座桥,那里就托人来跟这位师傅联系,师傅考虑再三,认为“一手难造两桥”,想叫徒弟去包,这样也好试一试徒弟手艺。主意已定,就吩咐徒弟去包。徒弟就来建造这座桥。他精心设计,日夜赶造。
不久,这座桥与师傅那座同时造好。师傅来看徒弟的桥,觉得徒弟手艺不简单,胜过自己。桥墩、桥拱都是松木整筒叠造成的,没有一钉一闩;看桥厝,建造精细,连柱洞都是硬打硬穿,也无一闩。这种造法是世上少见的。师傅知道事情不妙,徒弟的心血、神气已经全部投到这桥上去了。他就叫徒弟赶紧回家调养,谁知行至半路上徒弟就死了。
这桥来自徒弟的卓越手艺,又是徒弟在造桥上迈出的第一步,就把它命名为“卓步桥”。师傅的那座桥,落成时正好在明末清初之间,便取名为“会清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今日永安网
内容摘自宣传部主编的《民间传说》
口述:姜佛才
采录:林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