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乡公谱的主要疑惑

2017-06-29
汝乡公谱的主要疑惑
 
 
 
 
 
 

  1、楚汉相争时的聂顶固、聂良懋、聂启才及江西吉安泰和县信实乡51都山背后,到底与聂汝乡公是什么关系?

     2、聂应彰是洪武初人氏,老家到底是湖北武昌汉阳县的忠厚乡,还是南岳州凌湘县玉良乡?而汝乡公的墓碑上写是迁于“湖广宝庆府玉良乡”,宝庆即今天的湖南邵阳市,距之武昌一千余里。任何人都不可能有两个故乡。此外,明明该绍祖先只聂应彰一人,但突然冒出一句“共八房居处”,哪八房?行文矛盾;

     3、聂应彰生聂文炳,炳公在逃往四川的路上暴病死亡,其子聂永望潜居即隐居泸阳,但你们的《故乡提示诗》又写的是遵义北边的“绥阳”,到底是绥还是泸?玉良乡到底属湖北还是湖南;

     4、聂好然、聂新乔、聂尚德、聂川善、聂云轩到底是聂永望的什么人?依双厚聂族的辈份,永是文的父亲,这里有没有记忆的错误。另外,从诗的韵脚与内容与泸州嘉明、重庆长寿晏家、贵州仁怀相近,可见这几支原本属于一支,那么聂应彰与聂超、聂文广是什么关系?

     5、富顺聂云轩生子聂贵,明崇贞皇帝死时迁湖北麻城孝感,再迁贵州仁怀安家,并生了6子。这时,突然对明初到清初进行总结,点出了一批新的族人定居点名字,其中提到了聂超公的哥哥和弟弟分别隐居的“湘乡县”、麻城县,但与聂永望、聂云轩是什么关系,作者也说不清或者根本就不知道;

     6、序文讲了一大堆明至清的聂家先祖公,推出始祖“聂汝乡”,是明嘉靖早期人,是“玉良乡”迁来的聂姓人的后裔,并在聂新乔后人的群居地“天星桥”找了老婆雷氏。这说明汝乡公根本就不是湖广新移民,而是四川土生土长的,并且很可能是聂新乔的后人而不是聂云轩后裔……

还有一点,“洪军”或“洪君”、“红军”的赶散,这是指的朱元璋的军队在追赶而逃散远方的意思,从汝乡公的年龄看,明成化至正德年间已社会安定,他不可能再隐居,隐居者是他的上几代,如果肯定是他被赶散,那他就与泸州聂汝受公同时代,是兄弟。

        面对这一大堆史料如何取舍?这正应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即“您不说我还明白,越说反越糊涂”……

       好,糊涂就好,糊涂就是祖先希望获得的效果!为什么?因为不糊涂就会暴露逃亡、隐居的历史,就会被“灭九族”!!!

      所以,综合各脉的谱来看,西南同《故乡提示诗》的几脉,其实都是双厚聂族人,祖上都是朱元璋的敌人,朱当皇帝后纷纷逃亡偏远角落,各脉后人知道有哪些近亲,但对于自己祖先和故乡凭自己的口传历史永远找不到!!

       各脉内部找不到史料,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回答是否定的,那就是几脉共同“对谱”,就会有新发现。比如,汝乡公谱史料虽然矛盾,但有三条剑指“双厚”。一是聂好然迁江门,再查江门聂族,有文六、文七与双厚聂文五、文八同时代,且与双厚同堂号“垂裕堂”;二是“长沙府湘乡县”,现已考证后裔迁入了重庆巫山大昌镇,不仅班行字辈诗与双厚基本相同,而且祖传是“大官隐居”,合乎双厚大逃亡背景;三是指出的故乡迁徙路线图与双厚一致。即从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含泰和全部与吉水小部)迁湖南衡阳双厚或麻阳、邵阳(双厚始祖弟弟迁邵阳双牌,即宝庆府),再迁湖广再入川(因为蜀道从湖南直接西去只有走路爬山,十分艰难,而从湖北西去可乘船乘车)。

       当然,各脉与双厚合谱已很清晰,那就是“文”字辈是兄弟。但如果各脉还要追求得更明细,那就打开双厚仲19郎的两座假坟墓!一个普通农民为什么要在改朝换代的新旧交替节点上建三座坟?因为仲19郎长子聂永铭是有明显造假痕迹的双厚一修谱创始人,处于要把真实历史留给后人的良知,他为父造假坟的最可能目的是:把外逃隐居各脉的家史装进去……


来源于:聂氏宗亲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