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立川:小山沟里干出大事业

2016-05-18

聂立川:小山沟里干出大事业

四川新闻网达州5月18日讯(付勇 陈本强)

  选豆、浸泡、磨浆,经过一道道严格工序,一块块水嫩白皙的新鲜豆腐从生产线跃进了包装箱……“五一”小长假,万源市立川食品生鲜豆腐生产线一刻也没有停止。

  这是一款升级版的大竹河豆腐,不久后,将亮相各大超市,成为万源特色富硒食品中的又一个招牌产品。

  这只是万源市立川食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聂立川创业路上的又一个“作品”。15年来,聂立川利用任河岸边的“青山绿水”,大打生态牌,旗下的“老腊肉”、豆制品、核桃等特色富硒农产品已成市场宠儿,完成了从养猪场、土灶酒作坊向现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蝶变。

愈挫愈勇的创业者

  沿着大竹镇染房村公路向山坳深处行进,我们见到聂立川:魁梧的身材中透着干练,舒缓的语言中尽显沉稳,整个一大巴山汉子。

  土生土长于万源市大竹镇染房村的聂立川初中毕业便出身社会打拼。打零工、收破烂、搞运输、开矿山,经过一番艰难闯荡,聂立川终于掘到了“第一桶金”。

  聂立川没有止步,决定在染房村投资发展生猪养殖。

  “一条土公路就2米多宽,又陡又窄,前面找人用麻绳拉,后面叫人用木头撬,好不容易才把材料运进场。”提起2004年建养猪场的情景,妻子胡安敏至今气不打一处来,两口子为此闹得差点离婚。附近村民也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嘲笑”聂立川陷进了泥潭。

  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建好的养猪场已耗尽了聂立川的大部分积蓄,哪知一向看好的猪价行情又急转直下,第一年生猪养殖就亏掉了70多万元。聂立川的“第一桶金”几乎血本无归。

  然而,聂立川没有退缩。经过市场调研、多方学习借鉴,他意识到,必须要有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管理模式、独到的品牌才能在市场立稳脚跟。

  聂立川以染房村为圆心,在周边推行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向农户提供仔猪,同时严格生态养殖标准,承诺出栏时以高出市场价进行收购。由此激发了农户养殖积极性,也使“立川生态老腊肉”有了可靠的货源和品质。

  “萼山牌老腊肉”(后更名为“立川生态老腊肉”)于2008年获得QS质量认证。公司被授予达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四川省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认证批准。聂立川打响了万源熏制农特产品第一枪,并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永不满足的企业家

  在壮大黑猪产业的同时,聂立川又做起了大豆加工生意,决心把豆制品这块“小鲜肉”推向全国。

  “任河流域水质非常好,做出的豆腐细腻绵软,富有弹性,弥久回香,吃在嘴里的感觉特爽。”聂立川告诉笔者,因系山泉水酿造,传统工艺制作,大竹河(任河)豆腐早就名声在外,只是苦于一直没有企业品牌,难以打开市场销路。

  2011年,正值腊肉生意最火爆的当头,聂立川准备斥巨资打造标准化豆制品加工生产线。“小富即安多好,何必再去吃螃蟹。”对聂立川的折腾,很多人并不看好。

  在各方阻力和前几次挫折的教训下,聂立川选择了“摸着石头过河”。前期市场调研阶段,他端着生鲜豆腐样品,跑遍了周边县市商场,邀请无数顾客试尝,求教许多大师支招,还特地聘请四川省食品科研院、西华大学等专家,对公司豆制品进行技术指导和产品研发。

  目前,立川食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已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标准厂房,组建了休闲豆干、生鲜豆腐、红豆腐发酵食品三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万吨,去年产值5000多万元,有望2018年突破亿元大关。仅休闲豆干系列就有任河、立川、豆比豆3个品牌11个品种,产品畅销南京、上海、浙江等全国各地,成为家乐福、苏果等大型超市的“卖相”产品。

  创业难,守业更难。市场竞争激烈、资金链供应不足、产品升级换代难,立川食品同样面临着不少成长中的烦恼。幸运的是,万源市委、市政府及时伸出援手,通过加大品牌宣传、政策扶持、信贷支持、技术指导等系列措施,帮助其实现一次次华丽转型升级。

  “一种大竹河毛霉菌株及其用于快速生产大竹河红豆腐的方法”等获得国家专利,“耐高温毛霉腐乳菌种选育及其低盐无油产品开发与示范”获得达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今年有望获批四川省著名商标、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诚信企业。

  如今的立川食品公司,有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和销售网络,实现了腊肉、豆制品、核桃等系列特色富硒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还建立起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一体化农业生态系统。

脱贫路上的领头雁

 致富不忘桑梓。“发达”后的聂立川始终坚守家乡那块“夹皮沟”,就是想通过自己的企业带动,在致富路上“拉扯”老乡一把。

  青瓦白墙,庭院错落有致,房前绿树掩映,屋后梯田层叠……站在立川食品公司,眼前60多幢小洋楼构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织起染房村的幸福美丽梦想。“而在建厂前,这片区域只有一户人家。”聂立川十分清楚,是企业的入驻给这里带来了无限生机。

  一心为着群众,乡亲自然拥护。2007年“四评村官”活动中,聂立川被高票推选为染房村村委班子成员候选人,并成为村支部书记,“领头雁”肩上的致富担子压得更实了。

  硬化村道路,打通组道路;山上微水窖,山下自来水;电网全改造,宽带入户80%……如今的染房村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发展上,聂立川依托企业优势,在全村大力发展以生猪、板角山羊为主的养殖业,以茶叶、大豆、蔬菜为主的种植业和以核桃为主的经果林,就地将农产品变成商品,在田间地头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如今,3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公司常年务工,包吃包住一年随便挣个2万元。同时,向贫困户免费发放仔猪、饲料,出栏时高价收购“以补代扶”,通过大户带动、规模种植,整村发展特色农业。

  聂立川表示,目前村里对44户16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已做到因人施策,有了自己的脱贫门路。到2019年,染房村将全面建成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