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荥阳聂楼聂氏族谱研究

2013-06-11
 
 
 
河南荥阳聂楼聂氏族谱研究
 
 
 
聂楼谱研究

   “明季失政,流氛肆虐,聶氏流亡過半祗有七世祖志仁夫婦子侄僮存。婦趙氏,子二人,長曰繼,次曰旺;侄二人,長曰述,次曰緒,老弱六口,相依為命。一日土寇竊發,里人驚竄,闔家不復相顧,趙抱子攜侄,隨眾逃匿,仁祖持柿瓣一籃,循跡山中,越數日賊已遠飏,趙返故居,尋夫不見,覓至南岡林深處,柿瓣已盡,病莫能興,nai(西字下以返走針)相夫而歸。當是時仁祖一門之不亡,僅一線耳,嘻,亦綦(qi)危矣。迨我朝定鼎,海內乂(yi)安,流民漸集。仁祖亦率子侄修理田產,復故業焉。迄今百十餘年,子姓繁衍,分門別戶,約計數十餘家,而大宗未立,期功緦(si)免而外;支分派別遂斷斷然若不相識。”此段话说明的时间是“明季失政,流氛肆虐”明末时期。而下段说“迨我朝定鼎,海內乂(yi)安,流民漸集。仁祖亦率子侄修理田產,復故業焉”,我朝当时清朝时期。因为文末题写“道光二十一年”故断为明末清初!“迄今百十餘年”,用现代说法是“百八十年”!明末仁祖是聂楼第七代;那么第一代(开山祖)推测为二百四十年前,亦即1404年左右,就是洪武初的时间!修凝(字心一)应是仁祖的第七代(或第六代)子孙!


聂楼开山祖创建的聂氏家族所在地,历经明清两代以及民国和新中国时代。经历了不少的磨难。明王朝正德五年(1510)时刘六刘七兵克荥阳汜水,荥阳地区遭受兵难;崇祯八年(1635)正月高迎祥等“十三路反王会荥阳”、崇祯十年(1637年)农民起义军再入荥阳,十四年(1641年)初及十月,李自成部两入郑州、荥阳和汜水。这个地方在六年时间里屡次遭受战乱,人民流离失所!位于京索之间的聂楼居民在所难免的外逃!而聂楼“聂氏流亡過半祗有七世祖志仁夫婦子侄僮存。”志仁公夫妇抱子携侄避难,仅凭一篮柿瓣活命得以渡过艰难时期,留存了聂楼聂氏裔脉!以赵氏老太君当时有子二人、抱子携侄推测,志仁公夫妇应是青壮年时期!有可抱之孩童,其年龄最大也不过三四岁左右,超过五岁,虽可抱持,不能久抱也!清廷入关定鼎中原,志仁公夫妇方可“率子侄修理田產,復故業焉。”噫!聂氏随之人丁繁盛,却遗失聂楼之一段历史!志仁公夫妇的儿子二人,長曰繼,次曰旺,尚可依脉明其昭穆;其侄二人,述、緒竟不知其父讳!可叹一!聂楼如此变故,先祖六代名讳皆失,可叹二也!聂楼聂氏自洪武建村,禅精竭力,祖业日渐壮大,却如此荒废,可叹三也!

聂楼族谱问题

一、聂志仁前几代人士:

族谱说:“志文,秉仁、体仁、炳仁,天智、养志”。几人“似与仁祖属昆季行,而伯仲未定。” “聂祺、聂鸾、天衢、云衢、凌衢、云龙等名,世次失传,无从阑入。”

分析:志文,秉仁、体仁、炳仁,天智、养志几人谱中说“似与仁祖属昆季行,而伯仲未定。”我认为应是一代人!因为几人的名讳中包含着相同的字——“志(智)”和“仁”。而 “聂祺、聂鸾、”二人名字是单字,为同辈人士可能性较大,亦不排除为两代人士的情况;天衢、云衢、凌衢三人应为兄弟,也就是同辈的;“云龙”先祖按本谱来看与前三人也是同一辈分,一代人士!理由就是,其名字中含有“云”字!前三人中有名“云衢”,二人若为两代人士,就是犯讳!所以,断定天衢、云衢、凌衢、云龙四人系同辈人是有根据的!


从名字上的字辈分析,“志文,秉仁、体仁、炳仁,天智、养志”几人与志仁公同一辈分,系聂楼聂氏七世祖。“天衢、云衢、凌衢、云龙”等为同一辈分,而排序不明;“聂祺、聂鸾、”二人的名字按一般的规矩来说应是同辈人;但是,也不能排除为两代人的可能!两代人的情况存在于开山祖与下一代的情况!以后则会是单字名、双字名一替一换的进行下去!同辈人或可采用同样的字,直至排行诗编成,后世子孙按派行字起名。不过这里“聂祺、聂鸾、天衢、云衢、凌衢、云龙”名讳的,我认为应是六世祖或五世祖;原因就是志仁公对自己的父辈与祖父辈的名讳应当牢记在心里的!当然,靠近聂楼开山祖的前几辈,及开山祖的名讳也是人们最清楚的,亦不排除包含开山祖的名讳!然而,在无有力证据的情况下不可妄定昭穆,修凝公说得好:“志慎也”!


二、所以,既然本谱以志仁公为始祖,不妨将上述几位先祖名讳同列谱首以示尊崇恭敬之意!


三、修凝公之序文,提及聂楼聂氏“陇右故家”,“前明洪武初,有兄弟数人,由洪洞渡河而南,散居荥阳京索间,星罗棋布,皆堪指数。”


      分析:由陇右而洪洞,再荥阳;聂楼聂氏先祖辗转迁徒不止!遵循其足迹,应是陇右遭乱,趋奔安稳的山西。这应当是元代末期!统治山西的王保保力保山西之稳定,故山西民众人口繁盛,才有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之事!聂姓进入山西后,明军进占山西,始设洪洞移民!查洪武初山西移民河南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徒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

1392年“(洪武)二十八年十二月,

…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徒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谱载志仁公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三日未时逝世,享年九十!康熙二十八年系1689年,九十年前为1599年,乃明万历二十七年;公是年生人。前七代人在此生活了一百七十五年至二百一十年,也就是1389年至1424年之间。


1392年洪武二十八年移民现河南的彰德、卫辉、开封和怀庆等府治,聂楼居民的迁徒时间与此相符!但是没见有荥阳移民记载,故分析聂氏兄弟数人应是自怀庆府治渡河而来的!聂姓“散居荥阳京索间,星罗棋布,皆堪指数。”看起来并非聂楼一处!但是现在确实只此一处!修凝公时“皆堪指数”,说明有聂姓族人的村落不少,惜其无列地名!令人揣测其时仅剩聂楼一处族人集聚地了。看起来我族人明季时在京索间的遭遇很惨!“聂氏流亡过半祗有七世祖志仁夫妇子侄童存”。聂楼聂氏繁衍至今的艰辛可见一斑!


看到这里给了我一个希望——找寻由荥阳京索“流亡”在外地的聂姓人士,以追寻聂楼聂氏先祖裔脉


钟秀 成文于2010年,修改于2013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