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夔州府】

2015-06-04

夔州府

简介

夔州府位于重庆市北部,元为夔州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夔州路置,九年(1376)降为夔州,改属重庆府,十年(1377)升为直隶州,十三年(1380)复升为夔州府。辖境相当今四川、重庆两省市万源、达州、梁平等市县以东地区及湖北省建始县。明、清属四川布政司。清承明制,但辖境缩小,仅有今重庆市开县、万州区以东地区。1913年废。


历史沿革

明代

夔州府元朝时为夔州路,属四川行省。

直领县二:奉节县(附郭)、巫山县;

州七:施州(领建始县1县)、达州((领通川县、新宁县2县)、梁山州(领梁山县1县)、万州(领武宁县1县)、云阳州、大宁州,开州。

洪武三年(1370)置平利县、洵阳县、石泉县三县,属大宁州:

洪武四年(1371)裁施州,其地入建始县;裁武宁县,其地入同城之万州;分新宁县往属于重庆府;改夔州路为府。

洪武五年二月甲辰(1372.3.31)分大宁州属平利、洵阳、石泉三县,往属陕西汉中府。

洪武六年九月己亥(1373.9.17)降开州为县。

是年十二月甲寅(1374.1.30)降云阳、万二州为县;裁梁山州,其地入同城之梁山县。

洪武九年四月甲午(1376.4.29)降夔州府为散州,裁附郭奉节县;降大宁、达二州为县;省通川县入达县;夔州及府原领之巫山、大宁、云阳、万、开、梁山、建始、达八县,一并往属于重庆府。

洪武十年五月戊寅(1377.6.7)升夔州为直隶州,分巫山、大宁、云阳、万、开、建始、达七县来属。

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庚戌(1380.12.20)升夔州直隶州为府,置附郭奉节县;分重庆府忠州属梁山县来属府;置大昌县属府;复置新宁县来属。

洪武十四年五月辛卯(1381.5.30)复置施州,分建始县隶之。

洪武二十三年(1390)裁施州,建始县还属府。

成化元年七月己酉(1465.7.26),析达县五里置东乡县,属府。

正德九年(1514)复升达县为州,分东乡县隶之。

正德十年(1515)割东乡县太平里置太平县,属达州。

至明末,夔州府直领县十;奉节、巫山、大昌、大宁、云阳、万、开、梁山、新宁、建始;州一:达(领东乡、太平二县)。


清代

顺治初年,仍领州一县十二:达州、奉节县、巫山县、大昌县、大宁县(现巫溪县)、云阳县、万县、开县、梁山县(现梁平县)、新宁县(现开江县)、建始县、东乡县(现宣汉县)、太平县(现万源县)。

康熙七年,裁大宁县归并奉节县,裁新宁县归并梁山县,领州一县十。

康熙九年(1670年),大昌县归并巫山县,领州一县九。

雍正六年(1728年),达州升达州直隶州,东乡、太平二县往属,领县七。

雍正七年(1729年),复设新宁县、大宁县,领县九。

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梁山县往属忠州直隶州,领县八。

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新宁县往属达州直隶州,领县七。

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建始县往属湖北省施南府,领县六。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于石砫土司地方设石砫厅,移府云安盐务同知驻扎。代理土司,领厅一县六。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石砫厅升为石砫直隶厅,领县六。

明朝 行政规划

奉节(今重庆市奉节县)、

巫山(今重庆市巫山县)、

云阳(县治在今重庆市云阳县云阳镇)、

万(县治在今重庆市万州区)、

开(今重庆市开县)、

大宁(今重庆市巫溪县)共6县;

尼溪(厅治在今重庆市云阳县尼溪乡)1散厅。


  夔州府(元夔州路,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洪武四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属重庆府。十年五月直隶布政司。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府。领州一,县十二。西距布政司千九百里。

夔州府 领州一,县十二

奉节,巫山,大昌,大宁,万 

云阳,梁山,新宁,建始,开,

达州 领县二:东乡,太平


  奉节(倚。洪武九年四月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东北有赤甲山。东有白帝山,又有白盐山。南滨江。东出为瞿唐峡,峡口曰滟滪堆。又西有南乡峡、虎须滩,东有龙脊滩,皆江流至险处。又东有大瀼水、东瀼水,俱流入江。南有尖山、又有金子山二巡检司。又东有瞿唐关。东南有江关。南有八阵碛,碛旁有盐泉。)


  巫山(府东。东有巫山,亦曰巫峡,大江经其中,东入湖广巴东县界。东有大宁河,又有万流溪,皆流入大江。)


  大昌(府东。洪武十三年十一月置。西有千顷池。又有当阳镇巡检司。)


  大宁(府东北。元大宁州。洪武九年降为县。北有宝源山,有石穴,盐泉出焉。又有马连溪,亦曰昌溪。东北有袁溪巡检司。北有青崖关。)


  云阳(府西。元云阳州。洪武六年十二月降为县。南滨江。东有汤溪,源自湖广竹山,流经此,至奉节汤口入江。西有檀溪,上承巴渠水,入於汤水。北有盐井。又西北有五溪、北有铁檠二巡检司。)


  (府西少南。元万州。洪武六年十二月降为县。南滨江。西有苎溪。东有彭溪。又西有武宁县,洪武四年省,有武宁巡检司。又西南有铜罗关巡检司。又西北有西柳关。)


  (府西少北。元开州。洪武六年八月置,九月降为县。南有开江,彭溪之上流,有清江自县东流合焉,亦曰叠江。又南有垫江,一名浊水,亦合流於开江。)


  梁山(府西。元梁山州,治梁山县。洪武六年十二月省州,存县。十年五月改属忠州,后来属。北有高梁山,又有高都山。西南有桂溪,南有蟠龙溪,下流俱入於江。)


  新宁(元属达州。洪武三年改属重庆府。十年五月省入梁山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东有雾山,开江出焉。又东有豆山关。)


  建始(府东南。元属施州。洪武中来属。西有石乳山,产麸金,上有石乳关,与湖广施州卫界。南有清江,自施州卫流入,又东入湖广巴东县界。)


  达州(元治通川县。)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省通川县入焉。正德九年复升为州。(西有石城山。东有渠江,通川江之下流,西南入渠县界,合於巴江,中有南昌滩,有土副巡检司。又西有铁山关。东北有深溪关。)东南距府八百里。领县二:


  东乡(州东少北。成化元年七月置。通川江在城东。)


  太平(州东北。正德十年析东乡县地置。东北有万顷池,渠江、通川江出焉,下流为渠江。北有北江,又北入陕西紫阳县界,名任河,入於汉江,东北有明通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