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家谱系列之谱论

2015-11-20

编修家谱系列之谱论


谱论简介
谱论又称谱学论略、谱说,专门收录古代经典中有关家谱的论述及先贤有关谱论、谱说、谱议的篇章语录,主要是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阐释。
名人论家谱

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追根溯源和留名于世,就是家谱的作用。人生短暂,怎样才能流芳千古?不朽永远是人类追求的理想。代代相传的谱书,记载着先祖名讳事迹流传至今,自己的精神也能传之永远。而且,家族世系人文,主干枝叶,什么时候都能一目了然。历代名人对家谱也都十分重视,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巴金等人,都在重要场合提及家谱的重要性。


族谱记述中华民族由民族团结扩大到民族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利用。

——孙中山

研究现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村史,从研究基层的家史、村史和微观入手,这是进而研究整个宏观社会历史的基础。

——孙中山

 只有由家庭结合成宗族,才能由宗族结合成国族,中华民族能维系数千年而不坠,实有基于国族观念可获之成果也。

——孙中山


  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

——毛泽东


一个爱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爱家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谱、乡情,是懂得国家的开始。只有了解了乡情,懂得了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祖国。

——周恩来


 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

——江泽民


任何民族、任何人民,都有自己的历史,毁弃过去的资料,不认自己的祖宗,这是愚蠢徒劳的。你不要,别人要,你扔掉别人收藏,不认祖宗者,非人也。

——巴金

家谱之于个人,追溯根脉;

家谱之于家族,传承精神;

家谱之于国家,观史鉴今


当世物资财富只能人间共享,而史书精神却能世代传扬。修家谱为后人留下的精神和思想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仅能团结族人,还能教育子孙,瞻仰先祖。家谱是承上启下的家庭历史,对家谱的重视则是每一个中国人爱家、爱国、爱人民的起点。



tu pian xin shang图 片 欣 赏













图片来源于《安徽霍邱聂氏宗谱》